于朦胧坠亡事件在警方排除刑事嫌疑后,并未平息公众的讨论。由于其工作室始终未明确说明事件性质是意外还是轻生,各类猜测不断发酵,更有部分网友擅自编造“阴谋论”,认为坠楼背后另有隐情,并将质疑的矛头指向了网传当晚参与聚餐的几位友人。
据网络传言,事发当晚共有6人参与聚餐,包括于朦胧本人、其经纪人和助理,以及高泰宇、编剧极光光和程青松。消息一出,程青松、极光光与高泰宇的社交账号迅速遭到大量网友围攻。其中,程青松在自行发文澄清却无济于事後选择报警,明确否认参与聚餐;高泰宇也通过晒出聊天记录证明自己并未在场。而编剧极光光则始终未公开回应,仅关闭了评论功能并删除了几条过往博文,这一行为不仅未能平息质疑,反而让他陷入更大的嫌疑之中,个人信息也被网友全方位“扒皮”。
公开资料显示,极光光又名自由极光,早年以作家身份出道,後转型成为影视编剧,代表作包括《闺蜜》《不婚女王》等,亦是近期热播剧《与晋长安》的编剧之一。他在行业内积累了不少资源,曾与多位知名演员合作,是影视圈里实打实的业内人士。
网友的“扒皮”中,有两个细节引发广泛关注。其一,有网友发现极光光删除的博文中,部分照片的背景房屋格局,与于朦胧坠楼房屋的格局高度相似,尤其是窗户设计——二者均为上高下矮的样式,因此有猜测认为极光光可能是该房屋的屋主。更显奇怪的是,有信息称该房屋的卧室里并未摆放床铺,反而有被塑料布包裹的椅子和钢管等物品,疑似刚完成装修。
其二,有网友在极光光的外网社交账号上,发现他曾晒出多块劳力士手表。而此前狗仔曝光的于朦胧坠楼案情细节中,特意提到于朦胧的衣兜里放着两块友人的劳力士手表。这一巧合让部分网友怀疑手表与坠楼事件存在关联,也有人猜测手表是友人所赠,但所有猜测均无实质证据支撑。
更巧的是,极光光的社交账号IP地址显示为北京,与于朦胧坠楼地点一致。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极光光的沉默与删博行为,被不少网友解读为“心虚”,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对他的质疑。
目前,关于事件的官方信息仅有于朦胧家人发布的讣告,其中提及警方已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但警方并未出具更详细的调查报告。有知情者透露,“排除刑事嫌疑”已是警方的最终结论,由于没有证据指向他人作案,暂时无法判定事件是自杀还是意外。而根据狗仔披露的案情细节,于朦胧在饮酒结束後曾将房门反锁,随後抠开窗纱坠落——这一信息表明,他坠楼时处于无第三者在场的封闭空间,从现有情况来看,事件更大概率是一场意外。
回顾于朦胧的职业生涯,他始终以光明磊落的行事风格立足,在圈内拥有极好的口碑。在他离世後,众多明星发布的悼念文中,几乎所有人都称赞他温柔善良的性格。但37岁的年纪突发意外离世,本身就足以让人难以释怀;加之讣告发布迟缓,工作室又未明确说明事件是自杀还是意外,导致各类猜测与“秘闻”在网络上发酵了一整天,这也让不少网友难以接受“无阴谋”的结论。
在此次事件的讨论中,有不少网友暗示于朦胧的坠亡与当年乔任梁的离奇死亡有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乔任梁的死因当年就充斥着大量谣言,给其家人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如今,又有大量网友以“维护正义”“寻求真相”为旗号,肆意传播未经证实的猜测,却忽略了这些毫无根据的“下三滥猜测”,本身就是对死者的亵渎,也会对相关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此外,针对部分网友追问“聚餐的几位为何不承担连带责任”的问题,也需进行简单科普:此类责任的认定需由家属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程序判断相关人员是否存在过失,而非仅凭网友的主观猜测就能定论。
于朦胧的离开无疑让人痛心,但更希望大家能保持合理质疑的态度,而非将“质疑”当作攻击他人的武器。真相从来不是靠猜测拼凑而来,无底线的谣言只会间接伤害更多无辜的人——这想必也是生性善良的于朦胧不愿看到的。愿舆论能回归理性,让逝者安息,也让生者免受不必要的打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