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关停潮”!老人免费坐公交车,会消失吗

0
分享至



老年人免费坐公交车的政策,要撑不住了?

近几年来,关于老年人与便利出行的争议从未间断。

8月,吉林省发布关于《免费老年卡错峰出行》的通知,但发布后不久迫于舆论压力又不得不撤销。



通知的内容大致是,为了应对早晚高峰期,客流量压力过大,保障上班上学人群的出行需求,计划从今年秋季开学起,针对持有老年卡的乘客实施分时段限乘的措施。

换而言之,老人不要趁年轻人的热闹,坐车可以,但别在早晚出门。

看似合理的诉求却被撤回,老年人搭乘公交的变化,究竟反映什么社会变化呢?



其实不是不让老年人搭乘公交,而是公交车延伸的资源与老年人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以此次引发关注的吉林省德惠市为例。

该市于2016年颁布了老年人免费乘车条例:凡是属于本市户籍,且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凭身份证可免费乘坐市区公交。

至于费用,由市财政每年补贴300万元给公交公司,然而,补贴金额远远不够覆盖实施的实际成本。

居民搭乘一次公交,现金支付需1.50元,IC卡支付则能便宜3毛钱。而德惠市仅65岁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已达到11.2万人。

假设排除不方便出行的1.2万个老人,按300万元年度补贴粗略计算,补贴到10万个老人身上才30元,仅仅支持老年人一年出行20次。



这似乎是远远不符合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的,压力毫无疑问就转移到公交企业身上。

德惠市的公交企业公布的通知早已不是新鲜事,早在不久之前,河北张家口赤城县也发布一则“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的通知。

理由同样是企业自身无力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

为了弥补这个缺口所以发布这个通知,即使也是“中道崩殂”,但不难看出各地公交运营能力确实出现了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客流量的下降,近10年来全国公交客运量像坐过山车一样急转直下。



据CEIC提供的城市交通公共汽电车数据客运量,巅峰期在2014年,高达781.88亿人次;而到了2024年只有387亿人次,说是腰斩也不过分。

当总客流量这个分母越来越小时,得出的整体数值就越来越大,意味着分担老年人出行费用的人群就越来越少,千斤担落在公交企业上逼迫他们做调整。

那么,公交的客流量为什么下降幅度会如此之大呢?



曾经公交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像毛细血管一样把人群往各个方向运输。

当时整个社会的出行方式和道路完善程度都不够。

随着出行工具的增多,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对公交车客流量进行分流。

对比起公交车的公用性,越来越多人追求私人出行。

从过去10年私家车保有量,由12089辆增长至31903辆可知,这个数字变化可见对公交车客流量的冲击力。

自由、灵活、不用迁就他人,大大提高了大家的出行体验。



在地面上的车多一定会堵车,但是转移到地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说公交的载客量是“挤沙丁鱼”,那么在地下自由出行的地铁,载客量可以说是“石榴籽”,又多又密,每次的载客能力是公交车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此外还有电动自行车,共享自行车等多样的出行方式,越是便利,对原始且笨重的公交车来说就越不利。

公共交通属于公共服务事业,自盈能力非常有限,一旦被分流,公交车的运营收入就锐减,曾经的金饭碗惨遭时代抛弃。

收入减少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公交企业会选择减少发车频次,发车频次越少,平均等待的时间就会拉长,反而降低了人们乘坐公交车的意愿,越是不坐越是没人坐,公交车的“马太效应”就此产生了。

而在此过程中,“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恐怕只有老年群体了。



过去十年,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由10.1%上升至15.6%,约2.2亿人。

无论这类群体再怎么分流都只是到免费的公共交通上。

这类群体的时间充裕,愿意接受其他群体不愿接受的公交车缺点——相对的不准时、要停站、速度较慢。

他们在社交、购物、就医等各个生活方面极其依赖公交,尤其是公交相对便宜的价格,更是吸引老年人乘坐公交。

而偏偏这个群体只能带来固定营收,所以针对老年人是否免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交车是否继续运行的走向。



老年人的乘车福利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经济的反映。

世上多数的免费不过是隐性的等价交换,百姓免费了,地方机构财政就要“兜底”了。

而近些年很多地区财政收入不足造成了不能及时拨款或拖欠款项。

同时,我国公交车强制报废年限为10年左右,一大部分的车辆在近些年都到达了使用年限,这让本就盈利不多的公交企业雪上加霜。

为了节约成本,正好借着这个理由停运了许多的路线,或是向老年群体“下手”。



国家推行公交优惠政策的目的主要是在于确保老年群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能够负担得起必要的出行费用,同时鼓励他们多走出家门,减少孤独感,促进身心健康。

如果每个城市都取消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这个政策必定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些人坚持认为不能免费,因为免费就是过度的浪费。

很多网友遇过老年人过度使用公交资源的现象。例如一天坐7、8趟公交,为了去隔壁菜市场抢低几毛钱的菜,基本上在早高峰期出行,给上班上学人群带去困扰。

但也不能否认,出行的刚需中,包含老人看护小孩的情况,他们为了支撑家庭迫不得已在这些时间段出行。

取消免费公交的资格,其实是对这一大部分人的不公平。



反观上海的管理办法,把交通补贴直接补给个人,不管老年人何时何地乘坐都要照常买票。

既能兼顾一部分人的利益,又减少了浪费。

也有些人认为必须要设置有条件的免费。高峰期乘坐需付费,错峰乘坐则免费。

或者是把条件对准是否领取养老金的人群。领取养老金的长者需要付部分费用,无养老金的长者则免费乘坐,兼顾底层人群的利益。

总之,一刀切是不可取的,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多元探索方式在关爱老人与公交运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借鉴其他国家的福利方法延续公交车的运行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例如意大利为了鼓励老年人保持社交活动,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多种交通优惠构成的补贴。铁路、航空、公交等各方面都会基于一部分的票价折扣,但不全免费。

在德国,许多地方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大幅折扣的交通年票或月票,部分城市甚至只对高龄老人(如80岁高龄老人)实行免费。



发达国家对待长者的态度几乎都是不实行百分百免费,而是一定程度上的优惠,属于有条件的优待。

向弱势群体给予多方面的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政策可以向长者倾斜,但完全向长者倾斜是否会造成另一方群体的压力呢?

有条件的“免费”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可以减轻财政负担。

一切以实际情况出发,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只有与时俱进的方法。

参考资料:

1.纵深新闻:河北赤城拟取消老年人免费乘车引争议 公交困局如何破?

2.观察者网:公交停运、地铁线路被砍,公共交通如何驶向下一站?

3.《中国新闻周刊》:老年人免费乘公交,撑不住了?

作者:疏疏篱落

编辑:柳叶叨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那英老公拄拐现身医院 没人陪护司机与他保持距离

可乐谈情感
2025-09-16 09:49:39
iPhone 17和16的区别,全面对比之后,我终于明白该买哪款

iPhone 17和16的区别,全面对比之后,我终于明白该买哪款

小蜜情感说
2025-09-16 16:24:42
萨拉赫新角色:利物浦主帅斯洛特确认将定期轮换

萨拉赫新角色:利物浦主帅斯洛特确认将定期轮换

运动全视界
2025-09-16 16:00:11
省委批准:开除他的党籍!任职单位三任“一把手”均落马

省委批准:开除他的党籍!任职单位三任“一把手”均落马

鲁中晨报
2025-09-16 15:15:08
谷歌靠Nano Banana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App Store第一,玩疯了

谷歌靠Nano Banana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App Store第一,玩疯了

量子位
2025-09-15 15:36:13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张学良向好友溥杰坦白:我和你妻子发生了关系,溥杰:我无所谓

百态人间
2025-09-10 16:01:34
刘越赞大连英博:造血功能强,越来越像真正俱乐部职业化的起点

刘越赞大连英博:造血功能强,越来越像真正俱乐部职业化的起点

直播吧
2025-09-16 10:00:06
混成这样了!Scotto:海兰德与森林狼的一年合同仅42.5万美元保障

混成这样了!Scotto:海兰德与森林狼的一年合同仅42.5万美元保障

直播吧
2025-09-16 09:18:06
成都一25岁女子在公园上吊自杀,最后遗书曝光,通报一句话引热议

成都一25岁女子在公园上吊自杀,最后遗书曝光,通报一句话引热议

Mr王的饭后茶
2025-09-16 16:36:49
被3亿彩票砸中的38岁日本社畜,不辞职也不告诉家人,20年后他怎么样了?

被3亿彩票砸中的38岁日本社畜,不辞职也不告诉家人,20年后他怎么样了?

今日日本
2025-08-02 14:05:58
东南亚惊现1.2万年前木乃伊,或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木乃伊

东南亚惊现1.2万年前木乃伊,或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木乃伊

潇湘晨报
2025-09-16 10:40:04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票数大幅领先,国民党新主席已定?张亚中: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肖兹探秘说
2025-09-16 17:09:49
主管医生谈杭州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身亡:电解质紊乱、全身脏器衰竭

主管医生谈杭州52岁女子误触氢氟酸身亡:电解质紊乱、全身脏器衰竭

澎湃新闻
2025-09-16 13:24:26
为什么小米16改名小米17?

为什么小米16改名小米17?

寻空的营销启示录
2025-09-16 17:40:24
爸妈,你们真的把我养得很差|三明治

爸妈,你们真的把我养得很差|三明治

三明治
2025-09-15 16:35:29
皇马2巨星不同命:姆巴佩坐稳一哥!熊皇失宠 要求加薪遭拒

皇马2巨星不同命:姆巴佩坐稳一哥!熊皇失宠 要求加薪遭拒

叶青足球世界
2025-09-16 15:34:34
洪森澄清:佩通坦父亲他信及姑姑英拉在柬埔寨无资产或收入来源,从未遭查封

洪森澄清:佩通坦父亲他信及姑姑英拉在柬埔寨无资产或收入来源,从未遭查封

鲁中晨报
2025-09-16 12:23:07
金价,彻底爆了!

金价,彻底爆了!

淮安网
2025-09-16 14:10:03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下调!

关税突发!美国宣布:下调!

数据宝
2025-09-16 10:54:05
沙漠变粮仓,算力卖中亚,新疆正成为中国经济的“火山”!

沙漠变粮仓,算力卖中亚,新疆正成为中国经济的“火山”!

保德全
2025-08-22 19:00:03
2025-09-16 18:16:49
毒sir财经 incentive-icons
毒sir财经
前一线财经媒体记者,聚焦财经大势,辣评财富人物
1423文章数 12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英九力挺罗智强竞选国民党主席:世代交替是时候了

头条要闻

马英九力挺罗智强竞选国民党主席:世代交替是时候了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李小璐母亲:女儿嫁给贾乃亮我好后悔

财经要闻

扩大服务消费 9部门提出5方面19条举措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650km续航 广汽埃安AION RT焕新款9月22日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旅游
时尚
数码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教育要闻

比较大小的经典题目,大概率会猜错答案!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50岁阿姨也能穿得亮眼高级,这些搭配的技巧请收好,特别实用

数码要闻

华硕灵耀14 2025高颜值超轻薄本登场6K不到入手标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