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声称为捍卫持枪权而导致的死亡“是值得的”,却最终倒在了枪支暴力之下。
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10日在校园演讲台上中弹身亡,时年31岁。这名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曾声称为捍卫持枪权而导致的死亡“是值得的”,却最终倒在了枪支暴力之下。
目前枪手仍在逃,特朗普的团队加强了安保措施。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11日宣布悬赏10万美元,寻求公众提供线索,帮助警方抓捕刺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朗普政治盟友查理·柯克的凶手。
柯克遭枪杀事件再次引发美国各界对政治暴力常态化的担忧。
9月10日,柯克在遭枪击前发表演讲。新华社发
演讲现场倒在枪下
柯克是当前美国非常活跃的政治活动人士。他是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美国转折点”的联合创始人,也是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支持者阵营最具影响力的“网红”之一。
柯克遇刺时正在犹他山谷大学进行“证明我错了”巡回演讲。犹他州执法部门表示,尽管柯克到访在校内引发争议,但警方在枪击发生前并未察觉任何具体或可信的威胁。警方说,估计超过3000人参加10日的活动,现场共有6名警察和柯克的私人保镖负责安保。
现场视频显示,枪击发生时,柯克正坐在户外搭建的讲台中央。突然一声枪响,柯克用手捂住脖子,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事发后约3小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柯克已经死亡。他表示,这是美国的“黑暗时刻”,并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主任肖河表示,柯克在遭遇枪击前,正好被问到关于枪支的问题,非常讽刺。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因遭遇枪击而改变控枪立场的事例。1981年,时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里根遭遇刺杀,当时的白宫发言人詹姆斯·布雷迪头部中弹,终身瘫痪。他的妻子萨拉从此投身控枪运动,并在12年后等来了“布雷迪法案”的通过,即在美国购买手枪必须接受背景调查和5天的等待期。
军警封锁枪击案现场 图IC
枪手动机仍未明确
枪击事件发生后,凶手逃离现场。目前,对枪击事件嫌疑人的抓捕行动仍在继续,其动机仍未明确。
联邦调查局驻盐湖城办公室11日发布两张嫌疑人照片。调查人员判断,凶手为大学适龄人员,于10日上午11时52分抵达校区,沿着楼梯爬上演讲现场附近一栋建筑屋顶,从那里朝柯克开枪,随即从建筑另一侧跳下并逃出校园,进入附近社区。警方正在社区走访摸排线索。
警方在学校附近树林中发现一支用毛巾包裹的老式大威力栓动步枪,枪内留存有一枚未退膛弹壳以及三发子弹,这些子弹上写有文字,内容涉及“跨性别和反法西斯主义”。调查人员正试图辨明文字含义,判断是否为诱导调查的圈套。
社会撕裂持续加剧
犹他州公共安全厅厅长博·梅森称,案发时枪手仅开出一枪,目标直指一人。该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称,柯克遇害是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凸显美国“正在分裂”。
近年来美国针对政要的暴力事件频发:2024年7月和9月,特朗普两度遭遇未遂暗杀;同年9月,时任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竞选办公室遭枪击;2025年4月,宾夕法尼亚州州长官邸被纵火;6月,明尼苏达州两名州议员遭枪击致一死一伤。
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说,政治暴力过于普遍,“这不是我们应有的样子”,政治暴力必须停止。民主党人也对这一事件予以谴责。美国前总统拜登表示,“这种暴力在我们国家没有立足之地”。加州州长纽森呼吁“拒绝一切形式的政治暴力”。
虽然两党人士齐声谴责暴力,但舆论普遍担忧,两党政治对立正持续加剧社会撕裂。分析人士指出,政治暴力已成为“美国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从曾经的“震惊全国”变为“司空见惯”。
肖河认为,柯克之死体现美国社会极化严重,撕裂正在加深。特朗普宣布全国为柯克降半旗致哀也引发争议。民主党人士在谴责政治暴力、强调控枪重要性的同时,也担心共和党将这起事件“政治化”,一些人质疑,其他类似枪击事件为何未能获得政府同等关注。
肖河认为,柯克的许多言论在美国颇具争议,相当一部分人对他的看法可能是偏向负面的。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这一事件表示谴责,“但面对美国社会枪杀案频发、社会撕裂的现状,竭力宣扬政治对立的柯克自己有没有责任呢?”
枪击事件后,共和党人纷纷将矛头指向自由派,而民主党人士则谴责政治暴力,呼吁加强枪支管理。肖河认为,柯克之死只会令双方敌对态度加深,分歧扩大。
出品 深海区工作室
撰稿 王佳烨
编辑 深海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