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访问印度时,正式向印度发出加入“马六甲海峡联合巡逻编队”(MSP)的邀约。
这一举动瞬间吸引了国际社会的目光,因为这是自2004年该机制建立以来,新加坡首次公开邀请非沿岸国参与马六甲海峡安全事务,而且邀请的还是印度这个区域外大国。
马六甲海峡可不是普通的水道。这条全长约805公里、最窄处仅2.8公里的海峡,承载着全球25%的航运量和50%以上的石油运输,每天有上万艘船只通过,其中超过60%的船只与中国有关。
对中国而言,马六甲海峡更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生命线”,中国约80%的石油进口和70%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需要经过这一通道。
长期以来,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巡逻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三国共同负责,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区域平衡。
但新加坡此次邀请印度加入,打破了维持21年的传统。
新加坡的“平衡术”
根据协议,印度将以“观察员加机动支援”的身份参与巡逻,初期派遣2艘护卫舰,重点覆盖马六甲西端靠近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海域。
印度方面虽然需要为此承担每年近2400万美元的费用,但却获得了长期渴望的马六甲海峡“入场券”。
新加坡这个国家一向以精明务实著称,这次打破几十年传统拉印度入局,背后是其深层的战略焦虑。
要知道,新加坡的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300%,安全与繁荣完全依赖海上通道的开放以及大国间的“可控张力”。
换句话说,新加坡就像是在走钢丝,一方面要维护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另一方面又要抓住中国带来的经济机遇。
而黄循财政府此次举动,可以说是这种“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平衡术的最新体现。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现在要打出“印度牌”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加坡感受到了压力。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日益紧密。特别是中老泰铁路在2024年复线通车后,2025年上半年经铁路运输的东盟货物占比升至18%。
这意味着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度正在降低,而新加坡的传统港口优势地位也面临挑战,特别是中国与马来西亚共建的皇京港项目一旦全面运营,将直接动摇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的航运地位。
新加坡可能希望通过引入印度这个“第三方力量”,既能够平衡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又能够弥补美国“印太战略”实效不足带来的不确定性。
对印度而言,新加坡的邀请可谓是“正中下怀”。
印度的“东进梦”
印度一直推行“东向行动”政策,积极寻求扩大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和存在感。这次新加坡的邀请,正好为印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印度近年来在南海的活动明显增加,就在2025年7月,印度东部舰队的三舰编队高调穿越马六甲海峡,连续停靠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多个南海国家。
印度国内媒体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些行动旨在“压制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
也因此,印度宁愿自己出资也要进入马六甲。
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靠近马六甲海峡西口,是监视和控制海峡的天然前哨。通过参与联合巡逻,印度不仅能够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协作,还能直接监控过往船只,为其“东进行动”政策提供支撑。
虽然印度每年需要为此投入近2400万美元的资金,对其本就紧张的国防预算是一笔负担,但印度可能认为相对于战略收益,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不用承担主导责任,却能获得马六甲的巡逻权,还能借助新加坡的协调,与新、马、印尼建立更紧密的军事联系,这对印度推进“东进战略”是重要一步。
毫不夸张地说,新加坡引入印度这一域外力量,可能让马六甲的地缘博弈从“暗线”变成“明牌”。这一举动不仅可能打破东南亚国家之间原有的默契,也使马六甲有可能从“最安全的海域之一”变成新的博弈场。
国际海事组织已发出警告,称马六甲的“安全红利”建立在区域合作基础之上,一旦合作破裂,局势可能迅速恶化。
而东南亚国家内部对此事的态度并不一致。印尼和马来西亚明确反对印度驻军式参与,通过谈判争取到了“每月最多4次巡逻”的限制条款。
可新加坡依旧不断强调“印度参与能提升巡逻效率”,态度比较积极。
面对这一局面,中国已经通过中缅油气管道、中巴经济走廊等项目多元化其能源进口渠道。完全绕开马六甲海峡的中缅油气管道,每年可运输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同时,中国在北极航线的探索也取得进展,新一代破冰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到2030年,“冰上丝绸之路”可能承担15%的欧亚贸易运输。
未来不排除引发连锁反应,比如中国继续加大反制力度,或者马来西亚、印尼转而寻求其他支持。
马六甲海峡的安全需要守护,而任何单一国家想控制这条水道,都会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制。
希望新加坡明白,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但合作的前提是互信,而不是算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