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和罗永浩“开战”,你怎么看?
一上午,被问了无数次,社群也炒翻了。
那就聊聊。
先做个简单回顾。
本周三(9月10日)下午2点40分左右,罗永浩在西贝某餐厅包厢吃了饭。
点了13道菜,其中“牛肉土豆条”和“一把羊肉串、烤馕”点了双份,合计15份菜品。共花费663元。
出门的时候,服务员还问罗永浩,吃的如何。罗回应:“挺好的”。(后来罗解释了,不想难为服务人员。)
10日下午16点55分,罗永浩发微博称:
“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
虽然这条微博的流量并不大,但一个名人公开批评一个名企,媒体怎么会放过,上热搜了。
,请注意,这里用的是“吐槽”。
10日当天,西贝第一次回应此事是被动回应,因为媒体给客服打了电话询问。客服的回应是:
“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这个回应呢,被老罗在11日下午点评是:“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紧接着,他又发了一条微博,以【转发送出 iPhone 17一部】的方式,求租一台可以检测餐饮是否采用了预制菜的设备。
随后,罗永浩开启互动和吐槽模式,继续转发点评微博。从第一次吐槽西贝,连续发了8条微博,火力很猛。
昨天(9月11日)晚上,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开始正式“回击”。
来自媒体报道,他就在罗永浩吃饭的西贝门店召开媒体沟通会。贾总亲自上阵,传递了4个核心信息:
1、按照国家六部门今年3月发布的最新定义,西贝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他强调一个概念:预加工和预制菜,不是一回事。
“我把毛菜变成了净菜,这是提前准备,预加工,但它不是预制菜。预制菜是全部做好了,拆开包装加热,才是预制菜。”
从今天(9月12日)开始,有个罗永浩同款菜单,欢迎你点,也欢迎你监督和提意见。同时,西贝全国370多家门店将面向所有消费者开放后厨,在保证卫生标准的前提下参观任何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
2、说了罗吃饭的全过程,尤其是2个细节:细节1,老罗对服务员说“挺好的”那个细节,上文提到了。细节2,2道菜点了双份。
言下之意,不好吃,你会点双份?不好吃,你为什么不当面反映问题?
有媒体问:“是否会起诉罗永浩?”
贾总回应:“一定会,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他们对我们伤害很大的。”
目前也不知道这是贾总在气头上的被动回应呢,还是提前就准备好了。但这句话,火上浇油了,让双方正式开战。
3、媒体又问:“你起诉在你餐厅消费的用户,你怎么想的?”
贾总提出,消费者是消费者,大v是大v,“我感谢他来消费,但他的行为已经跨出了一个正常消费者的行为。”
贾总补充:“我们承诺不好吃不要钱,你只要提出来,我们服务员可以麻利地给你退菜、换菜甚至免单。但你(罗永浩)吃得挺好,抹嘴走了,回去就发了一个微博,对我们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你看他的微博,今天还在连续地发,连续地发。他的现在行为已经超出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了。”
显然,贾总生气的不仅仅是老罗的吐槽,而是盯着自己不放,扣“预制菜”的帽子。
上述采访内容在19点04分由新浪财经发出微博,19点15分,罗永浩转发“迎战”:
“好,来吧,如果不是预制菜,那就太牛逼了。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然后,老罗又开始疯狂输出模式:
1、“嗯,我准备好了。这件事不管官司结果怎么样,我相信都会客观上对中国预制菜领域的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是相关的立法,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2、他还回应了贾总提到的几个细节,比如对着服务员说“挺好的”是不想难为服务员。点得多和多点是因为菜量小,再加上自己和一起吃饭的人早餐午餐都没吃,饿了。羊排和烤鱼都剩下也没打包,就是因为难吃。
3、悬赏10万元,有奖征集黑料。
4、有网友提供了一张截图,显示一个冷冻的“小牛焖饭牛肉包”,提到“加热后食用,非直接提供消费者”,老罗还@贾国龙 解释。
5、自己主动提到砸西门子冰箱的事,以及强调:“接下来一段时期,难受的肯定不是我,碰到蠢人真的心里累”。
言下之意,被诉讼呢,很意外,但是,西贝,你惹错了人。
短短2天半,媒体热搜无数:
事情回顾完了,进入点评,还是谈3点。
1、西贝到底该不该诉讼罗永浩?
不该。
类似的案例,爱康国宾起诉10年用户,闹得沸沸扬扬,也开了发布会。结果,老板一句话翻车,被全网群嘲。公众对体检更了解了吗?对爱康国宾更理解了吗?显然没有。更何况,罗永浩还是个“大V”。
从危机公关的逻辑,从开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路。一个餐饮品牌,你去惹一个只是吐个槽的大V,干嘛?难道被被车圈整天发哪个汽车大v又道歉了,被带歪了?
公关和法务,一个是以柔克刚为主,一个是纯纯硬刚,这是两条危机公关的路径。选择哪个,取决于危机本身以及危机当事人。但有一种结果是:赢了官司,输了声誉。
其实,西贝这次也有很好的“以柔克刚”的机会,就是“罗永浩菜单”,第3点展开。
但为啥西贝不用呢?
2、预制菜能否借此“洗脱罪名”?
一个原因,就是:作为餐饮的龙头,西贝这几年可能被“预制菜”坑惨了,因为和“预制菜”相关的潜台词还有“难吃”和“贵”。所以,贾国龙老板才如此愤怒。
但大叔搜了下,所谓“六部委发文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其实是2024年3月的事。这都过去一年半了,你西贝希望借助硬刚罗永浩,来给西贝自己和预制菜“洗脱罪名”,可能性大吗?
大叔觉得不大,甚至觉得西贝就不应该去主动绑定预制菜这个话题。因为:预制菜在餐饮行业有标准,但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标准,消费者甚至认为你在混淆概念,刻意把“预加工”从“预制菜”逻辑里做切割。
但大叔也部分理解西贝。毕竟,它是中央厨房的推动者和最大受益者之一,才能在全国开出370家门店,并确保30分钟所有菜品都能上齐!我被扣上“预制菜”的帽子这么久了,我需要寻找热搜和流量,让公众听到我的声音。显然,罗永浩是一个能带来流量的“靶子”。
从这个角度来看,西贝和罗永浩之战,西贝大概率是受伤者,但其他餐饮品牌是受益者。
3、“危机管理”到底最该被管理?
一定是老板,但老板也是公关最难管理的。
以本案为例,一个被“误解”的餐饮品牌老板,一个吐槽被诉讼的大V(也是消费者),大众更能代入谁?
显然是有消费者身份的大V。
你老板有再多委屈,也不会被大众同情,这是现实关系反向决定的舆论世界的关系,又是《弱传播》的理论。
实际上,危机公关的本质,就是争取谁更弱势,以柔克刚也是这么来的。你看罗永浩多么会争取弱势,我当着西贝店员说“好吃”是不想难为处于“弱势”的店员,并不是我“当面说一套、背地又一套”。
道歉、赔偿、诉讼……都应该是实现“弱势”的手段。
但随着网络平权高涨,大V也在受到“挑战”。公众对于对于掌握话语权的大V,也有更高要求,你无凭无据,张口就给别人扣帽子和定调,也是不行的。
还记得前段时间柴怼怼和胖东来的于东来嘛,最新的消息,柴怼怼因为其他问题,被公安抓了。
但显然,老罗不是柴怼怼,空间有,但不大。
大叔认为,此事更优的解,其实西贝想到了,就是推出:“罗永浩菜单”,但这个“解”已经被诉讼完全压倒了。
具体而言:
上策是:老贾主动道歉,请罗永浩来试吃,提意见,虚心接受,并向其解释预加工和预制菜的区别,并强调,你不要被《一饭封神》洗脑了,高品质的餐厅,都要预加工。
中策是:西贝推出“罗永浩菜单”,欢迎消费者点老罗吐槽的菜品,你也给我们提意见,我们采纳了,给你奖励。甚至我们搞个“老贾脱口秀”,以此方式来自黑和解释。
下策可能是诉讼吧。但诉讼赢了,老罗会做一个表面是道歉、实际是讽刺阴阳的声明,继续吐槽你。诉讼输了,更惨。诉讼期间呢,整天发你的爆料,来挑战你的“没有一道”这样的绝对性描述。
最新的消息,罗永浩又找了一个第三方证据,@贾国龙……
其实我特想问:贾总,你难受吗?后悔吗?
最后,你怎么看此事?欢迎留言区聊聊。
年度盘点:
老板点评:
“水战”点评:
外卖大战点评:
成分之战点评:
危机公关点评:
刷屏案例点评:
百万+:
对话高手:
大叔内推:
诚邀你将本公众号添加“星标”~不加星标会收不到更新提示,在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添加星标”!
不用打赏,您帮点“在看”“点赞”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