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在守护好多小朋友长大”,7岁女儿一句稚嫩的话语,道出了一位人大代表最柔软也最坚定的履职初心。从母亲对孩子的拳拳牵挂,到为万千女童撑起抵御风雨的成长保护伞,盱眙县人大代表、淮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董玲玲用行动诠释“守护”的重量,让关爱之花在每个需要呵护的角落绚烂绽放。
以初心为引
从“母心”到“代表心”
2021年,身为母亲、亦身为人大代表的董玲玲觉得“为民发声不能只停留在提案纸上,要真正走到孩子身边,为她们筑起一道安全墙!”这份母亲的本能牵挂,叠加着人大代表“为民履职”的责任担当,让“关爱女童工作室”应运而生——它不仅是一间办公室,更是守护女童成长的第一道温暖防线。
以行动为基
从“个案帮扶”到“常态守护”
如今已上小学的唐唐(化名),仍让董玲玲时常想起第一次见她的画面:幼儿园里,小姑娘总把分到的点心小心翼翼叠好,悄悄塞进衣兜。追问之下,她才怯生生地说“想带回家给哥哥和妈妈吃”。原来,唐唐1岁时父亲因肝癌离世,母亲在服装厂打零工,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生活的艰辛没磨掉孩子心底的暖意,如今的她成了班上有名的“小暖炉”,母亲还说,唐唐攒了半年零花钱,专门给班里的困难同学买了文具。
8岁的小丽雨(化名)患有唐氏综合症,还伴有先天性心脏病。刚入园时,班里孩子不懂事,追着她喊“笨小孩”,她便缩在角落,像一只受惊的小兽。董玲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特意留出时间陪她聊天、画画、捏橡皮泥。日子久了,小丽雨渐渐敞开心扉,会把刚捏好、还带着手心温度的橡皮泥递过来,奶声奶气地说“老师,花”。后来,董玲玲带着工作室成员一次次去家里慰问,从送生活用品到陪小丽雨做康复训练,一来二去,她不仅成了小丽雨最依赖的人,更和孩子家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小丽雨奶奶那句朴实的“代表没选错”,是对她最沉甸甸、也最踏实的认可。
去年冬天,小班的晨晨(化名)总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旧棉袄,冻得通红的小手缩在袖子里,连握笔都有些吃力。董玲玲细问才知,孩子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工作室成员得知消息后,当天就买了新棉衣、新手套送过去,还握着晨晨的小手,细细涂上护手霜。没过几天,晨晨塞给董玲玲一张画,纸上画满了五颜六色的爱心,稚嫩的声音说:“老师,我的手不冷了。”
从“个案帮扶”到“常态守护”,工作室用一个个细节告诉孩子:你值得被爱,你的成长有人护航。
以责任为翼
聚平凡微光,筑就守护长堤
董玲玲总说,这些孩子就像春天里的花苞——有的幸运地生于沃土,有的却在石缝中努力生长。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与雨露——那是代表履职的“阳光”,是社会关爱的“雨露”,她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有人问她,是什么支撑着她一直坚持?她笑着回答:“是‘守护’的力量。这份力量,藏在每一次俯身倾听的温柔里,藏在每一份挺身而出的担当里。我们的使命,就是做孩子们的‘撑伞人’‘浇水人’,让她们在风雨中不慌张,在阳光下敢绽放。”
女童的成长,一头连着家庭的希望,一头系着民族的未来。古人说“贤母使子贤”,而守护好每一个女童,就是守护家庭的根脉,守护社会的明天。这份守护,从来不止在人大会议上的发声里,更在一次次走进孩子、了解孩子、解决孩子难题的脚步里;这份担当,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无数人用平凡微光汇聚成的火炬,筑就的守护长堤。
当每个“唐唐”都能带着心底的暖意自信成长,当每个“小丽雨”都能被温柔以待、绽放笑容,当每个“晨晨”都能穿上温暖的棉衣、不再怕冷——当每一朵“花苞”都能在阳光下尽情舒展花瓣,那便是董玲玲履职最好的见证,更是这个时代最动人、最美的风景。
通讯员:张娣
融媒体编辑:张灵芝
责任编辑:丁文
审核:王礼富
复审:王金波
终审:贾战军
(点击看详情)
这期为您准备的有鲍叔牙酒、国联充电一卡通、江苏交通一卡通、国联便利店购物券、文旅体验券、江苏有线“广电5G”手机年卡等等丰富礼品!
8月1日—9月30日期间,每15天随机抽取30名“点赞+分享+留言”名单,在公众号推文末尾公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