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千秋寺:
“在这次展览里,我们希望把古物放进新的语境里,去试探它们还能长出怎样的可能。
当00后的艺术家们开口,讲述他们对这个时代的感受时,我们想:古代的器物能不能也以这种方式,回应今天?于是,我们选取了几尊古代塑像,把它们作为展览的泉眼,让它们和年轻的声音一起流淌。愿这成为一场双重凝视——让我们在时间的河流中,同时看见现在,也看见未来。
9月13日是展览开幕式,策展人与艺术家们将为这次展览做一次完整的交流,欢迎大家来到展览现场。”
THANK YOU
HAVE A NICE DAY!
谢谢,祝您有美好的一天!
艺术家:
郝南丁|李胥霖|马晨超|徐纵驰
策展人:
王天羲|王涵之|岳丘山
展览时间:
2025年9月13日-9月20日(预约制)
开幕活动:
9月13日 下午4点
开放时间:
13:00-20:00
展览门票:
¥68/位(18岁及以下免票)
购票链接:
扫描二维码购买或添加微信号:qianqiusi2023
展览地址:
千秋寺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尚都SOHO南塔12层1202
前言
Prologue
“滴答作响的时钟,指针在 0 和 1 两个刻度间徘徊;纸板搭建的小小纸壳房子,看上去既像是流浪汉的街头居所,也像是摩天大楼里的格子间;小房间的屏幕上,一块黑板被书写,一张纸被不停折叠,回荡着机械般重复的细小声音;防暴装备的局部细节被呈现在蓝色的纸上,犹如曼·雷的物影摄影。”
辗转于上述种种由物构建的对话语境,本展览以“物”为起点,观察 00 后一代艺术家所塑造的世界。这些作品并非单纯表现个体情感,而是通过物与物之间的碰撞,揭示当代生活中不断浮现的荒诞、矛盾与自我和解。
对于成长于前赛博时代的一代人,物早已超越工具和实用的范畴,并开始生长出独特的关系。延长线、硬盘、屏幕、废弃建材、临时空间的搭建,这些看似边角料的存在,构成了他们日常的基础环境:混沌、松散却坚不可摧。“物”自足而冷漠,不依附于人的叙事,却塑造了人与世界的关系。艺术家们正是借助这种“物性”,去思考当下经验的断裂与重组。
他们的创作常常来自对现实的“压力测试”:旧的逻辑是否还能成立?新的结构能否被支撑?在这种不断塌缩与重建的环境中,世界不再是一个完整、稳定的叙事,而更像是一种流动、不确定的过程。作品中既有幽默、讽刺的调性,也有自我防御与冷静观察的姿态,仿佛在废墟与新建之间寻找新的立足点。
对观众而言,这是一场关于“观看方式”的实验。我们将看到物与物如何彼此作用,又如何在艺术家的介入下显露出荒谬、脆弱而真实的面貌。展览既不是对未来的乌托邦幻想,也不是对过去的怀旧凝视,而是直面当下:与其关心最终的形态,不如关注形态本身。
或许,当我们在展览中遇到这些作品时,也会被迫放下作为“主角”的姿态,转而承认自己只是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那一刻,物的存在方式,便成为理解我们自身处境的另一种语言。
文/岳丘山
关于艺术家
About Artists
郝南丁,出生于内蒙古,现就读于多伦多大学艺术史与电影研究专业。自初中起在不同城市和国家求学的经历,让她在不断迁徙中养成了以摄影记录日常的习惯,并逐渐发展为创作方式。她的作品多围绕个人成长与内心情绪展开,关注“临时居所”的经验与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临时性处境。她也从女性视角切入,呈现日常生活中潜藏的不安全感与权力关系,以影像和材料探索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饭后 After Dinner, 2024
边角料 Scraps Variation , 2025
挤压 Compression, 2025
李胥霖,2006 年出生于北京,并在北京生活至今。受到父母的影响和启蒙,他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兴趣。从高中开始在 miscLab 接受艺术训练。在此期间,他已开始尝试拍摄微电影,随后转向雕塑和装置创作。他的作品围绕当代都市生活展开,多以时间为出发点。通常从象征生活现象的某个物品入手,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对其进行“重塑”,由此构建出一个抽象化的当代生活语境,并对原有生活现象作出回应。
冰棋
Monkey’s Paw
Overdrive, Lost Highway
马晨超,2004 年生于成都,现就读于纽约普瑞特艺术学院摄影系。他的创作以摄影为起点,延展至小型装置与影像实验。他的关注点聚焦于那些能够激发集体记忆与潜意识的生命与物件,并从城市环境中汲取灵感。同时,他也探索隐而未显的权力关系,思考这些关系如何渗透于日常物件与景观之中。在实践中,他以摄影为核心方法,进一步拓展至对物与环境的观察、收集、包裹与重构。
扉页Title Page, 2024
路人Witness, 2024
蓝物影Blue Photogram,2025
徐纵驰,人类。喜欢摄影但没那么爱拍照,喜欢看书但也没看多少。关心世界末日,却又对世界没那么上心。兴趣矛盾:既敏感脆弱,也冷静理性。讨厌一切用一把尺子量所有问题的套路,讨厌各种意义上的“被入侵”。关于创作,大多源于对自身的刨根问底,以及对种种矛盾的兴趣。
浴缸Bath Tub,2024
蝴蝶纸Butterfly Unfolded,2025
空龛Empty Shrine,2025
关于策展人
About Curators
王天羲是一名摄影师,亦是经验丰富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者。他曾旅居美国多年,就读于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摄影系,并在乔治·伊士曼博物馆学习文化遗产数字化相关技术。2019 年,他回国创立个人工作室及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实验室 miscLab。近年来,他的多部作品,包括《海拉尔真的存在吗?》《再见,谢谢所有的鱼》《匿名的风景》《逃离黄石公园》等,曾在海内外展出,并见于各类摄影杂志。
王涵芝Serena Hanzhi Wang是一位活跃于纽约的策展人、跨媒介艺术家及获奖写作者。她曾就读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视觉与批判研究系,她的创作跨越随笔、展览与装置艺术,经常围绕“欲望”与“技术主体性”等主题展开。她的作品与文字曾发表或展出于 Whitehot Magazine、Cultbytes、SICKY Mag、Aint–Bad、雅昌艺术网、Art.China、Millennium Film Workshop、Accent Sisters、MAFF.tv 等平台与机构。
岳丘山,影像艺术工作者。先后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工程系和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OCADU)摄影系。2019 年回国从事艺术相关工作,2024 年创立影像艺术工作室 Barehand 赤手。日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家项目管理、艺术实践相关教育、策展以及独立电影创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