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由的海豹
2024年,河南中牟县一名14岁少女莉莉在“国学”拓展营中遭遇体罚、虐待,后因身体电解质紊乱,历经一个月的抢救,最终离开了人世。在 莉莉 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哭着对父母喊道:“妈妈,我不想死”“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显然还没有从 拓展营 的恐惧中脱离出来。
涉事的拓展基地名叫“柯贞拓展基地”,广告中宣称能为学生提供国学教育和心理疏导,这家拓展基地不让学生带手机,如果想和家长联系,只能通过老师的电话或者通过老师寄信。
通过孩子满身的伤口、淤青,我们可以想象 莉莉在所谓的“拓展基地”度过了怎样暗无天日的岁月。这不是什么 拓展营 ,简直是一个法西斯集中营。
莉莉身上的伤口
近年来,打着“国学”、“戒网瘾”、“军事训练”旗号的骗子机构,已经一次再一次爆出负面新闻。 2017年,江西“豫章书院”以戒网瘾之名,被媒体曝光存在对学生严重体罚、囚禁、暴力训练等诸多问题。 2025年, 湖南益阳强兵户外拓展基地, 13岁女孩被教官按在地上拳打脚踢。 2025 年,广东肇庆自闭症辅导机构老师被曝长期虐打9名儿童……
零星事件的曝光,背后是整个产业的野蛮扩张。据统计, 2024年参与国学课程的儿童及青少年达3450万人,较2023年增长14.6%。有报告称。截至 2024 年底, 全国提供国学教育的机构数量超过1.5万家。其中, 许多机构注册为“教育咨询公司”或“拓展服务公司”,规避教育部门监管,形成“三不管地带”,更有甚者,成为了滥用私刑的法外之地。
开办的这些机构的人员,来路不明,组成相当复杂。笔者推测,他们其中不乏涉黑团伙和江湖骗子。在大基建退潮,各行各业都不好做的背景下,“国学班”“训练营”成了这些人赖以生存的庇护所。
那么,家长们为什么能放心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些流氓骗子机构?莉莉父亲王某的心理非常典型,据他说:
“女儿去年事发时年仅14岁,事发前孩子说暂时不想上学,“考虑到孩子的想法,我便给女儿办理了一年的休学。”莉莉休学后,王先生在网络平台看到河南中牟县一家拓展基地的广告,便想着送女儿去学习国学并同时进行一些心理疏导。“
原来,就是因为莉莉“不想上学”。也正是因为“不想上学”,作为监护人,就可以不管不问,心安理得地交出监护权。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厌学,在心理学上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家长本应加以引导,可不少人却动辄打骂,或者干脆 “病急乱投医”,交给封闭管理机构了事,这根本上是不负责的表现。
事实上,在中国不少家庭中,家长压根就没有将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也未能看到孩子多元的潜能。他们不爱孩子,只是将孩子当作自身的依附品,因此只想让孩子服从,满足自己的控制欲。
流氓机构深谙此类家长心理,他们用 “感恩教育”、“21天还你一个听话的孩子” 这样广告词制造幻觉,让家长觉得只要把孩子送进去吃吃苦头,就能换来一个孝顺听话的提线木偶。世间大多数骗局,本质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女儿死后,王某深深地自责,并止不住哽咽。说道:
“我真的非常难受,农历11日(9月2日)我们就去看过孩子了,给孩子送了点东西。孩子平时在写小说,这些我们都不知道,后来才知道全国各地有很多她的粉丝,她真的很优秀。”
笔者忍不住想问:早干嘛去了?莉莉擅长写小说,却不擅长应试,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名小说家。如今评价体系早已愈发多元,家长为何仍执着于培养一个只会做题的 “完美孩子”?低认知的家长,不仅耽误自己,更会葬送孩子的人生。
前段时间,笔者听了北大历史学教授赵冬梅在《一席》的演讲《我的孩子跟学校'八字不合'》,很有感触。在演讲中,她接纳自己孩子”泱泱“初中辍学的现实,坦然讲道: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并不是天经地义从古就有的,废除科举之后中国才有了现代教育体制,为什么所有的孩子就都得走这一套呢?
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他不愿意,他可以不上学,可以没有文凭,这是我想通了的一件事。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赵冬梅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也就包容了孩子的”不完美“。在演讲的最后,她对孩子“泱泱”深情地说道:
妈妈本来是一个在象牙塔里头生活的人,我的世界其实是非常窄的。学术界以外、北大以外,我其实很少有了解。可是你带我看了那么多美好的事情,而且你还带我认识了那么多有趣的年轻的朋友,我都很喜欢他们。 而且泱泱,我负责任地说,你已经成为妈妈喜欢的一个成年人。所以不用感到愧疚,妈妈为你感到自豪,我亲爱的泱泱。
2024年1月,笔者曾在某次学术活动中询问赵冬梅老师: 中国的世界史研究者如何调动“地域基因”?赵老师答曰:“忍不住的关怀。”
听完这样的演讲,请家长们自我检讨一下,你是完美的吗?你在单位里、生活中,喜欢任人摆布吗?你小的时候有没有叛逆过?想清楚这些问题,再坐下来冷静想想,你对孩子的爱到底是“爱”还是“自私”?
爱是尊重,爱是包容,爱是在孩子不走歪路的前提下,无论你热爱什么,我都会支持你,鼓励你。爱不是拳打脚踢,必须按照我说的做,更不是做甩手掌柜。
2024年9月,一个女孩永远离开了世界,这个女孩叫莉莉,她再也感受不到真正的爱了。
她的离去,是家长、机构、社会共同的责任,他们共同“杀害”了一个女孩。
要阻止这样的悲剧,请每一个家庭,学会尊重和包容孩子,承担起教育责任,不要相信来路不明的人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需要有关部门,在该管的地方发挥点作用,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严查针对未成年人的封闭式培训机构。
需要我们的社会,不要再给孩子加“问题学生”的标签,破除”唯成绩论“的魔障。试想,如果我们社会培养的全是做题家,而没有技术工人、小说家、艺术家。那我们的社会只会变成内卷的一潭死水,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只会越来越差。
以爱之名,行规训之实,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过去几千年在发生,现在正在发生,未来还会发生的事情。未来的未来,还要再葬送多少孩子,我们才愿意醒悟?
以后大部分内容都在知识星球更新,星球内容包括对历史和时事的解读,并分享私家人文资源,回答粉丝问题。目前星球内有修明、青年普林尼、李竞恒教授、黄博教授、蒙元史专家班布尔汗、竹溪哥等一众大咖,欢迎大家加入知识星球交流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