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曾经一度沙石裸露的敕勒川草原,摇身一变成为浪漫的紫色花海?在这背后,并不起眼的斜茎黄芪做出了重要贡献。乡土草种是生态治理最重要的一环,这些斜茎黄芪可不止好看,更是生态治理的“先锋草种”。
一望无际的斜茎黄芪像大自然写的散文诗,引来众多游客打卡拍照。
不同地区的治理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东部地区气温低、生长期短、植物越冬困难的问题,蒙草生态耐寒植物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呼伦湖斜茎黄芪,极耐严寒、产量突出、牛羊喜食,为高寒地区生态治理和农牧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基本信息:来自呼伦湖的斜茎黄芪
呼伦湖斜茎黄芪
草种学名:Astragalus adsurgensPall.‘Hulunhu’
科属分类:豆科黄芪属
材料来源:呼伦湖周边地区
审定情况:由呼伦贝尔林业和草原研究所和蒙草生态耐寒植物研究所合作选育,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解决问题:该品种适用范围广,在东部高寒地区除贫瘠岗坡、涝地外均可种植,解决了北方高寒旱区在天然草场改良、人工草地建植、退化草地修复等方面适用品种不足的问题
大面积开花的斜茎黄芪
品种特性:高寒旱区生态治理新选择
形态特征:根粗壮,株型紧凑,优良性状稳定
产量突出:种子、饲草产量高,平均种子亩产15~20kg、饲草亩产150~180kg
抗逆性强:耐寒、耐旱、耐贫瘠、耐风沙、抗病害,在无霜期110天左右的地区可正常开花结种,在栗钙土生长效果良好
优质饲草: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牲畜喜食,营养期粗蛋白含量17.80%,粗脂肪含量2.21%,是优良牧草
改良土壤:具备根瘤菌,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是优质绿肥植物
适用地区:可广泛应用在东北、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生态修复
斜茎黄芪在栗钙土根深达一米五左右,在沙地上横走根长2.5米以上
品种应用:从一粒草到万亩绿
种子生态包优选品种:呼伦湖斜茎黄芪是优质的豆科牧草,适合与羊草混播,从而维持草地生物多样性,提高饲草品质,平衡利用土壤养分。在防沙治沙、退化草地修复中都能取得良好成效,是开发“种子生态包”的优良乡土草种
应用斜茎黄芪治理后的呼伦湖沙地
科研支撑:依托于实践经验,蒙草生态科研团队先后编制《草原区湖泊边缘沙地植物栽植技术规程》《沙地治理乡土草种混播技术规程》等2项团体标准,《呼伦湖沙地治理方法》《一种用于治理沙地的植物种植方法及用于治理沙地的方法》等3项发明专利。为呼伦湖斜茎黄芪在生态治理中规模化、标准化应用提供科研支撑。
形成的相关标准为新品种应用提供保障
原种扩繁:呼伦湖斜茎黄芪目前正在呼伦贝尔、乌拉盖等多个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原种扩繁,基地运用现代繁育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结合田间去杂等手段,保证草种质量,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的种源支撑。
从沙地到花海,斜茎黄芪带来高寒旱区生态治理新色彩,这背后是蒙草科研团队十余年扎根草原的坚持。未来,蒙草生态将继续聚焦草种科技,深入挖掘、选育、推广更多优良乡土草种,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可靠支撑。
来源:蒙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