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开学季,当定格动画与新学期相遇,不仅可以成为拓展实验教学的空间,也可以为学生带来融合艺术与科技的深度学习体验,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动画教育向前发展。
定格动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逐帧拍摄对象使之连续放映,让黏土、玩偶、积木等实体材料“活”起来,创造出奇幻的角色与故事。它与二维动画和三维电脑动画不同,定格动画更注重实体模型和布景。这种制作方式要求较高的手工精度和耐心,但也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
创意实践工场
在高校相关专业的学习中,定格动画实训室可以为学生搭建全方位成长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们能够深入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动画原理、运动规律、叙事节奏等专业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角色设计、场景搭建、灯光布置到逐帧拍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更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例如:角色设计要综合角色性格、背景和故事需求创意构思;场景搭建需巧妙运用材料营造逼真氛围;灯光布置考验对光影效果的理解运用;逐帧拍摄则要求耐心细心,细微动作调整都影响作品呈现。通过不断实践,学生能掌握技能,实现创意到成品的转化,全面提升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研协同平台
定格动画实训室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也为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定格动画实训室能够帮助教师将教学重点从理论转向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际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操作中,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进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科研方面,教师可以围绕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探索新的制作方法和艺术风格。
学科建设引擎
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定格动画实训室的建设有助于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生通过在实训室学习实践,能够掌握定格动画制作的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学科建设方面,实训室不仅可以为数字媒体、电影制作、动画设计等相关专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与科研支持,还可以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发展,同时,还可以将二维手绘动画、三维数字动画等创作形式结合,拓宽“艺术+科技”的交叉创新路径,为沉浸式媒体、动态叙事等新兴学科与方向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定格动画技术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定格动画制作已进入数字化新阶段。以迪生开发的MOCO定格动画运动轨道拍摄系统(后简称:迅遥)为例,该系统将三维动画的动作捕捉技术、特技摄影中的运动拍摄控制及定格动画摄影技术相结合,形成了新一代三维定格动画制作解决方案。
迅遥采用实心基体结构与合理布线方案,提供稳定支撑和整洁外观,配备多通道驱动控制器和1.2米臂长,可在占地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范围的灵活拍摄。配套的迪生Moco Toon软件集成贝塞尔曲线关键帧界面,能精确控制相机八个维度运动,还支持运动路径保存与重复使用,显著提升定格动画制作效率与精度,适应教学环境需求。
结语
定格动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教育价值,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将手工创作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也为教师提供教研协同平台。期待定格动画实训室在未来持续推动动画教育的创新发展,培育出更多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