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邹康彬 谷玲珑)近年来,双峰县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为目标,将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重点方向,持续推进秸秆从“生态包袱”变为“绿色财富”,从田间废弃物变为产业“新资源”。我县秸秆正经历着一场华丽蜕变,书写出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9月9日,走进双峰县国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秸秆处理车间,大型裹包机正高效运转。经过发酵、粉碎、压实等多道工序,1000多吨秸秆黄贮被迅速包裹成一个个圆柱形的“营养罐头”。
双峰县国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清华说:“用打包机收割秸秆,一天可以收三四十亩,去年合作社收了5000吨左右,今年预计可以收上万吨。回收的秸秆主要用来作为畜牧饲料,让秸秆既有了生态效益,又有了经济效益。”
在离国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到一公里的双峰县缘禾畜牧有限公司,牛棚里“哞哞”声不断,工人们忙碌地将秸秆从运输车上卸下、搬运、打捆。公司负责人介绍,每年生产的秸秆饲料,一半供自己的牛吃,其余则通过电商平台外销。
据了解,2024年,双峰县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为58.73万吨,可收集量达43.25万吨,实际利用39.13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41%,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我县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重点攻坚任务,强化组织领导与资金保障,出台专项方案,明确综合利用率95%以上目标,安排资金655万元,推广“一乡一策”挂点指导及低茬收割、“五化”利用等技术,推动秸秆精细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下一步,我县将紧盯关键农时,压实主体责任,按作物分类推进多元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加快乡镇收储网点建设,示范推广“五化”利用项目,并组织专班下沉督导宣传,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质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