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任务,推进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经信局牵头起草了《杭州市制造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本文件自2025年9月9日至10月9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在公告期内,欢迎各界人士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联系人:陈思思,电话:0571-85257055。
通讯地址:杭州市上城区解放东路18号市民中心A座1611室(邮政编码:310000)。
杭州市制造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docx
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数字经济局)
2025年9月9日
杭州市制造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以及新型工业化的各项任务,推进杭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统筹推进产业科技“融新蝶变”、产业能级“向新跃升”、产业范式“逐新智转”、产业主体“育新强基”、产业要素“聚新赋能”五大行动,突出产业链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创新型制造、服务型制造、都市型制造,推动杭州制造业创新跨越发展。
——2027年,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达5200亿元、年均增长6%,占GDP比重稳中有进。制造业投资总量突破1300亿元,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
——2027年,五大产业生态圈规模达2.1万亿元;其中,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达1.1万亿元,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达1200亿元,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达8000亿元,新材料产业生态圈达2100亿元,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达3100亿元。
——202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率达22.8%。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4.2%。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科技“融新蝶变”行动。
1.强化企业核心技术攻关主体地位。健全“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协同攻关机制,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每年力争实施国省市重点研发项目300项。鼓励龙头企业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到2027年,企业牵头或参与的市级科技重大项目占比不低于80%。(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2.打造契合产业的科创平台。加速布局“1+2+33+7+N”战略科技力量矩阵,强化“双十平台”和主导产业、未来产业匹配性。支持科创平台、高校和“链主”企业结对,每年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20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30个。共建共享一批高能级平台,推广“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投资孵化”运营模式,到2027年,累计认定市级概念验证中心15个、中试平台20个。(市科技局、市经信局)
3.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实施科创平台“伙伴计划”,到2027年,布局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7个以上、成果转化基地5个以上,市属本科高校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全覆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助跑计划”,构建聚焦“科技工兵+科技红娘+科技店小二”于一体的“1+3+N”助跑服务力量。到2027年,科创平台“沿途下蛋”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
(二)实施产业能级“向新跃升”行动。
4.培育壮大“圈群链”产业体系。深化“链长+链主”工作机制,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和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到2027年,五大产业生态圈规模突破2.1万亿元,初步形成重点产业链“万亿跨越、千亿壮大、百亿提升”发展格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5.打造重点产业赛道。聚焦优势赛道,到2027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力争达到3000亿元,机器人产业突破300亿元。优先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风口潜力赛道,3-5年内产业规模倍增。积极布局商业航天、量子科技、元宇宙、未来网络、先进能源、前沿新材料等前沿领域,5-10年内成为增长新引擎。加快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到2027年,培育市级以上未来产业先导区20个。(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
6.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和存量土地盘活利用,到2027年,盘活低效工业用地4万亩以上,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4%以上。支持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推进传统产业时尚转型,到2027年,时尚消费品产业营收突破4000亿元。(市经信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三)实施产业范式“逐新智转”行动。
7.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建设工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和高质量数据集,打造“数据+模型+智能体”人工智能全产业生态,到2027年,引育工业垂类大模型5个,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数据资源局)
8.做强做优服务型制造。打造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通过服务环节与制造环节精准“深融”,推动服务型制造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分行业探索“制造+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社会制造资源共享集成,鼓励企业通过“软件硬件化”“组织型制造”孵化新兴制造项目,到2027年,累计培育服务型制造省级区域试点3个。(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9.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鼓励企业争创首台(套)产品、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计划,每年推进技术改造项目650个。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到2027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2.0全覆盖。推进未来工厂建设,到2027年,建成国家领航级和卓越级智能工厂12家以上。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每年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350项以上,到2027年底,累计新增市级以上绿色低碳工厂300家、节水型企业150家。(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
(四)实施产业主体“育新强基”行动。
10.壮大链主企业群体。持续实施雄鹰行动、“鲲鹏”计划,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到2027年,累计培育营业收入千亿元以上制造业企业5家,百亿元以上45家,十亿元以上320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25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8家,世界一流企业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5家,省雄鹰企业40家。(市经信局)
11.培育优质企业梯队。支持企业上规模,到2027年,规上工业企业达780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到2027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前移培育端口,每年项目化方式遴选支持重点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家,到2027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6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4500家。支持拥有颠覆性技术企业爆发式发展,到2027年,累计遴选新势力企业100家。(市经信局)
12.引育制造业关键核心环节企业。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智能终端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与核心零部件,精准开展产业链核心项目招引和产业对接,每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00个以上,组织“百场千企”产业链对接活动100场以上。支持内生裂变项目跨区域布局生产制造环节,每年新开工亿元以上内生裂变项目150个以上。(市经信局、市投促局)
13.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强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建立要素保障优先机制,推动各类要素向产业项目集聚,全力破“五未”、提“五率”,全力扩大制造业投资规模,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制造业投资规模达1300亿元,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15%。(市经信局)
(五)实施产业要素“聚新赋能”行动。
14.创新打造产业空间。高标准建设城东智造大走廊,打造以钱塘区、萧山区为支撑的工业“主阵地”增长极,到2027年,城东智造大走廊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73%。加快开发区(园区)产业发展,到2027年,开发区(园区)总产值达1.75万亿元,占全市比重达79%。做强做优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都市工业,到2027年底,建设“智造社区”30个以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15.建设新型产业人才矩阵。推动高水平研发人才向企业集聚,授权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人才自主认定,对企业新入选的市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给予补助。聚焦重点产业,加强人才政策支持,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招引。完善卓越工程师梯度培育体系,每年认定市级卓越工程师200名。(市经信局、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
16.打造现代金融服务新生态。强化“3+N”杭州产业基金集群对制造业的精准助力,落实“3个15%”财政科技投入刚性要求。对重点领域,通过定向贴息、财政支持、机构让利等方式,探索新一代数字金融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围绕降本减负,每年为企业减负700亿元以上。(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委金融办)
杭州数字经济联合会简介
全国首家打造“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生态型”的数字经济品牌组织,是由杭州市数字经济学会联合体(由24家相关领域的学会、协会、研究会组成)及“数字中国智库”为核心,覆盖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近万家。先后举办数字经济大讲堂、数字经济发布、数字中国智库等助力创业创新品牌活动200多场,参与人数超百万人次,得到各级部门领导及企业好评。
“数经联”同时承担“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秘书处工作,正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机遇和立足大平台,致力于把浙江省、杭州市 “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更好落到实处高处;着力为解决长三角发展中遇到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社会与经济协同的卡脖子技术等,积极建言献策出力;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技术、品牌价值与国际影响力等。期待与业界同仁和各界朋友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多赢、共谋发展、同谱新篇!
加入“数经联”会员,
享尽40家协会与数字生态资源!
数字化服务及更多合作
扫码加小编
微信手机同号
157 5773 00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