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让罗永浩吃瘪,还是星巴克的大杯、中杯、小杯;
不曾想,面对这个网络红人,还有人敢去招惹、硬刚这个“嘴强”王者。
西贝预制菜风波,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起因,是罗永浩下飞机后,前往“西贝”餐厅就餐,点了近700元的菜品,
品尝后,心里觉得不舒服,个人感觉,西贝的菜品,几乎都是预制菜,而且价格还比较贵,于是,在网上发帖抨击,说“太恶心了!”。
作为知名网络红人,影响力很大,一时之间,西贝就陷入了预制菜风波。
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看到后,就不高兴了,
觉得有人砸自己的招牌,败坏他们餐馆的名誉。
当即,就在网上露脸发声:
“他们5个人点15道菜,除了烤鱼和羊排没吃完,其余,都吃了。”
对于罗永浩在网上的“泼脏水”,贾国龙表示:
“按照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他说太恶心了,实在挺伤人的,我们一定会起诉他!”
贾国龙的回应,很快引起了众多网友们的质疑,认为贾国龙在玩“文字游戏”;
按正常思维,消费者怀疑参观提供的餐食为预制菜时,负责人最有效的回应,就是告知消费者:
所有饭菜,都是现做,绝非预制!
在普通老百姓眼中,预制菜的定义,就不是现做的。
而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说按照国家的规定。
对于这个规定,作者查了一下,规定如下:
“预制菜应当兼具预制化和菜肴的特征,突出工业化预加工特点和菜肴属性,具备和符合规模化、标准化、洁净化、规范化食品生产加工特点和要求,并且需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
其中,中央厨房产品,它不属于预制菜的范畴:
连锁餐饮企业广泛应用中央厨房模式,其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简单来说,预制菜就是一个工厂对应不同需求者,而中央厨房只供应对应的连锁的餐饮店。
听到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要起诉,罗永浩也不惯着,直接在网上发布悬赏:
表示谁能够提供西贝是预制菜的录像,奖励10万元现金!
后面,罗永浩又发布了几条动态,其中有一条,提供了两张图片,图片中,有显示“西贝”字眼;
当然,此照片的真实性,存疑,仅供大家欣赏,不具备实锤证据。
由于证据,不够充分,罗永浩还在网上不断征集证据;
而这个时候,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就会发现,多位博主,拍摄视频,宣传西贝后厨师傅认真做菜的画面。
对于罗永浩发声,说吃西北菜,没有“锅气”;
替西贝站队的博主表示,西贝的制作,并非用明火烹饪,而是采用了烤箱,所以,没有出炉没有所谓的“锅气”。
在网上闹腾了许久后,罗永浩又连续发布了几条微博,似乎在暗示,西贝创始人的澄清,似乎有些愚蠢。
罗永浩作为消费者,说菜品问题,而公关解决的办法,却追着“预制菜”字眼较真。
当上热搜后,罗永浩这一次,看到大众都站队在自己这一方,罗永浩也始料未及,觉得不可思议。
西贝餐饮店,还是很出名的,这一次罗永浩没有被喷,主要原因,还是替消费者发表心声了而已。
一句餐饮店,应该采用透明厨房,却是可以让消费者获益,以免吃了预制菜,还当了冤大头。
9月12日,罗永浩再次提供了一份证据材料,指明西贝为预制菜的事实。
这份材料,依旧来自网友们提供,而材料信息的发布者,事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他们调查发现,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等连锁餐饮店,预制菜占比80%。
这条报道是的时间为2023年7月份,差不多也是“预制菜”字眼进入大众视野的时间‘;
当然,这份报告已经是历史,依然无法证实,现在的西贝连锁餐饮店,提供的菜品为预制菜。
后续,大皖新闻报道,天眼差知识产权信息中显示,西贝天然派视频科技发展公司曾申请过“一种预制视频灌装装置”专利;
而这种专利,已经获得授权。
按照国内预制菜规定,企业制作的半成品、加热即可食用的菜品,直供自家餐饮店,不在预制菜的范畴。
所以,在预制菜的“定义”上,罗永浩在官司上一定会输,不过,西贝的口碑,可就不好说了。
同样,作为曾经西北餐厅的消费者,个人觉得,味道上,却是缺少“锅气”。
现在的消费者,对待预制菜,还是很反感的,如果预制菜价格便宜,并且提前告知了消费者,消费者能够接受,也就无所谓。
关键是作为消费者,不知道菜品是否预制,而且价格还如此昂贵,即便宣传的再安全,再健康,也没有人愿意买单。
那么,你们对此事,有何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