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和老公陈岩是独生子女。
但我们的父母都不是。
我爸兄弟姐妹五个,我妈姊妹三个。
陈岩爸爸三个,他妈妈四个。
而且,作为这个城市的土著,这些七姑八姨六舅舅以及表兄弟姐妹大多数都在同城。
以至于,我们结婚后一年多,才彻底弄清楚这错综复杂的关系,能把称呼叫明白。
但,称呼搞明白了,但关系真的是越处越累。
02
首先,每年的春节,那真的是比上班还累。
要给长辈们准备礼物,且最好每年都不重复,无论是钱包,还是体力,双重受损。
而让人更累的,其实是宴请。
从初一到初六,每天晚上都在赴宴。
最早最早的时候,都在家里,那真的是一场洗劫啊,就说亲朋散去,收拾这件事,就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后来,大家都改到去饭店。
然后,铁打的亲戚,铁打的菜式,本想在春节好好犒劳日常被外卖油水包围的胃,结果,天天还是在饭店那些中看不中吃的转盘里,吃了一肚子的家长里短。
没结婚那会儿,给所有七姑八姨敬酒时,就是催婚。
后来结婚了,他们又统一口径地催娃。
等到娃生了,他们又开始苦口婆心地叮嘱:“可得抓孩子的学习啊!”
不知道为啥,这一届亲戚怎么就那么好为人师。
03
人多的地方,就有江湖。
亲戚圈也概不能外。
最初的几年,家族里相对混得好的长辈总是牢牢掌握着饭局上的话语权。
有一次,爸爸家的兄弟姐妹们聚会,家大业大的二叔正在慷慨陈词,结果小叔家七岁的儿子听得无聊,就转着桌子玩。
他这一转,其他同龄的孩子也跟着玩了起来,场面一时混乱。
二叔瞬间变了脸,训斥小叔:“老四不是我说你,自己打小就没规则,所以,管教孩子也不严。没事儿不反思自己的日子怎么就过不起来吗?”
隐忍的小叔当然不能驳自己二哥的面子,只能把儿子拎出门外,不一会儿,门外传来孩子大呼小叫的声音……
没有劝阻,二叔则恨铁不成钢地说:“他这不是打孩子,是打我的脸呢。”
众人于是提酒,制造一份其乐融融,说着家和万事兴的场面话。
听着,觉得好笑,也好累。
04
年好不容易过完了,但,这个亲戚家的八卦,那两个亲戚家的小矛盾,还要在各家之间流传许久。
于是,每次我们回娘家或婆家,就会听到父母各种声情并茂的“新闻联播”:
三姨家的表哥出轨了媳妇的闺蜜,两个人其实在没结婚的时候就好上了。
二舅家的儿子欠下的网贷,好几个亲戚都接到催债的电话了。
谁谁谁今年给孩子包的红包只有三百元,而且他们家两个孩子,别人给他们家孩子的都是五百。
谁谁谁跟公婆大吵了一架,把家里的电视都砸了……
那份滔滔不绝和隔岸观火,甚至是幸灾乐祸,会让我和陈岩深深怀疑,他们日常生活里的那些手足情深,难道都是演戏吗?
05
而中国式亲戚,常常是没有什么边界感的。
两年前,三姨家的表妹患上了抑郁症。
而我恰巧在大学时拿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业余时间也在一家心理诊所做兼职的心理医生。
三姨得知后,第一时间让我务必帮帮表妹。
但我们心理医生是有从业规范,不能给亲戚做心理咨询或治疗,这主要是出于职业伦理和专业规范的考虑。
当我跟三姨这样解释时,她的脸色难看极了。
06
后来,我爸妈也各种从中劝解,说三姨一直对我很好,我小时候跟表妹也很玩得来,不能在这个时候,袖手旁观。
而对于我的解释,爸妈和三姨一致认为,那些规范是死的,人是活的,既然我是学这门专业的,那帮助自己家人不是天经地义的嘛。
总之,这件事僵持到最后,我落下了冷血无情的名声。
对于我推荐的其他心理医生,三姨表示:“不麻烦你了,这种事情,肯定是自己家人最上心。但你又不肯帮忙。”
我……
07
有一次,我和陈岩周末打球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三姨和三姨父。
三姨父还算表面上维持着和平友好,但三姨看着我俩背着球包,瞬间冷嘲热讽:“有时间出去玩,就没时间帮帮你表妹,哪怕带她出来打打球也行啊。亏你俩小时候天天玩在一起,她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
说着,三姨声泪俱下,说表妹现在状态有多差,说自己真想一死了之。
我只好硬着头皮开导了几句,三姨就说:“你看,你学过心理知识的,说出来的话就是不一样。你怎么就不能帮帮你自己的妹妹?从小到大,三姨和三姨夫亏待过你吗?”
我尴尬地站在那里,只能又说了一遍职业规定。
三姨的脸越来越黑,最后愤怒离去。
随后,她在家庭群里对我进行了控诉,然后愤而退群,声称以后自己没有家人,没有亲戚。
08
为此,我妈把我大骂了一顿。
我百口莫辩。
我帮忙联系的心理医生,表妹拒绝去看。
我推荐的几项日常运动,他们也拒绝采纳。
后来,表妹状态越来越差,闹过三次自杀。
每次惊天动地过后,他们不是想办法,而是把矛头指向我,含沙射影我不念亲情。
我爸妈为此也觉得对不起三姨和三姨夫。
每次表妹住院,他们都是钱物人俱到场,看起来像赎罪,仿佛表妹现在的一切,都是我造成的一样。
09
生活已经很累了,很多时候,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真的让人更累。
结婚三年后,我和陈岩在经营亲戚关系这件事情上,做了分工。
自己的亲戚,自己是应付。
比如过年过节的聚餐,他去他家的,我去我家的。
比如婚丧嫁娶,也是一样。
这样,逢年过节,我们也不会那么辛苦与心累。
对此,双方父母很是不满意,觉得我俩总是这样各走各的亲戚让他们很没面子。
还说某某亲戚已经秘传说我俩感情出现了问题,还有鼻子有眼地说陈岩好像在外面有人了……
天呢。
果然这世界上最见不得你过得好的,除了邻居,就是亲戚。
10
前不久,婆婆在体检中发现肝尖位置有一个8厘米左右的囊肿,医生建议住院手术切除,以防破裂。
这本是一个危险系数很小的微创手术,且术后6小时就可以下地行走。
所以,我和陈岩除了手术那天请假了之外,术后白天照常上班,然后白天公公照顾,晚上请了护工,我俩见缝插针地去医院陪伴。
谁知,很快亲戚们就都知道婆婆住院了。
于是,纷纷来探望。
11
结果,陈岩被骂得狗血喷头。
这个亲戚说,毕竟是手术,怎么放心把老人交给护工?
那个说,医院的饭怎么吃得下,就不能在家里做点可口的饭菜,给送过来?
然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这年头,最指望不上的就是儿女。
公婆本来也没把这次住院当回事,觉得小手术,不到一周就出院了,让我们尽量别请假,他们自己完全可以。
但,架不住这个亲戚来挑一句,那个来了酸一下,婆婆也开始不是心思了。
12
出院一周后,公婆请亲戚们吃饭。
酒桌上,婆婆眼睛湿润,感谢亲戚病中探望,一日三四个电话的问候,且分别点名,谁谁谁倒了三趟公交车,谁谁谁给包的饺子,谁谁谁在医院陪了大半天……
然后,得出结论:关键时刻,还是靠兄弟姐妹。
求我和陈岩坐在那里的尴尬指数?
之前,婆婆在我们面前,一再强调自己是小病,让我们别耽误工作,我们每次去陪她,也是各种让我们回家陪孩子,以及同情我们这些社会牛马的辛苦与压力等等。
果然,人一到群体里就会降智,以求和群。
婆婆的这番发言,瞬间把亲戚间的关系拉得很近很近,他们“同仇敌忾”地吐槽着下一代,感慨着“自己的老自己养,谁也指望不上。”
我和陈岩坐在那里,都有被公审的感觉。
13
那晚,回到家里,我俩愤而退掉了各种名义的家族群。
同时,达成了“断亲”的一致决议。
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维系这种关系。
也觉得这种面和心不和,时常失去边界感的关系非常鸡肋,甚至已然是一种负担。
总之,我俩都累了,我们想活得简单一点。
14
都说,人到中年,必须扔掉四样东西:没有意义的酒局,不爱你的人,虚情假意的朋友,看不起你的亲戚。
以前,在网上看到“断亲”的新闻,觉得离自己很远。
但现在,自己也成了断亲的一代,才心有戚戚然。
恰如林语堂所说:一个心地干净、思路清晰、没有多余情绪和妄念的人,是会带给人安全感的。因为他不伤人、也不自伤。不制造麻烦、也不麻烦别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持戒。
以及,关于断亲,也希望听听大家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