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中华:青年人失业率创新高,绝对不是什么坏的事

0
分享至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数据引发广泛关注:今年8月,全国16-24岁(不含在校生)青年失业率较7月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18.8%,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大龄就业群体退休政策的调整,在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压力的同时,客观上延缓了部分岗位的更新迭代,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就业市场的竞争态势。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下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应对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岗位供给增速与青年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不匹配,又让“延迟退休”不可避免地压缩了年轻人的就业空间。面对这一看似两难的局面,若仅从“失业增加”的单一视角焦虑,或许会错失窥见社会转型机遇的窗口——青年失业率创新高,未必是绝对的“坏事”,其背后藏着科技进步的必然、产业升级的信号,更蕴含着通过系统性变革实现“就业提质”与“民生改善”双赢的可能。机器替代劳动力:不必恐慌的“进步阵痛”青年失业率攀升,与科技革新带来的“机器替代人工”浪潮密切相关,而这恰恰是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标志,不应被简单视为“危机”。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传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工厂里,机械臂替代了重复作业的流水线工人;服务业中,智能客服、自助终端分流了基础服务岗位;甚至部分脑力劳动领域,如数据录入、基础文案撰写等,也逐渐被高效的智能工具覆盖。这种替代并非“抢饭碗”,而是人类社会从“体力密集型”“重复劳动型”向“智力密集型”“创新创造型”转型的必经之路——机器承担了低效、繁重的工作,反而为人类释放了更多精力用于学习、创新和提升自我,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核心逻辑。当然,转型期的“失业阵痛”不容忽视。如何让青年劳动力顺利适配新的就业格局?关键在于跳出“被动应对失业”的思维,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搭建“转岗适配”与“机会创造”的双重支撑体系。从“转岗适配”来看,可依托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开设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专班——针对制造业青年工人,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制造系统维护等技能培训;针对服务业从业者,推出数字化运营、跨境电商实操等课程,帮助失业青年快速掌握新岗位所需技能。从“机会创造”来看,除了推动企业扩大招聘,还可探索“公共服务岗位扩容”与“灵活就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路径:一方面,组织青年劳动力参与沙漠治理、农村水利修缮、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公共事业,既解决短期就业问题,又为社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试点“弹性工作”“岗位共享”模式,例如将行政、后勤等岗位的工作任务拆分,由2-3名青年共同承担,既保障就业机会,又为年轻人预留学习、创业的时间空间。毕竟,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忙得不可开交”,而是让劳动者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中实现价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基建与乡村振兴:破解就业困局的“双赢密钥”当前青年就业市场的核心矛盾,并非“无业可就”,而是“岗位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错配”——城市传统岗位减少的同时,农村和基层的大量需求却未被充分挖掘。以基建投资和乡村振兴为抓手,既能激活潜在的就业空间,又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堪称破解就业困局的“双赢密钥”。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亟待完善的领域:交通上,部分偏远村湾的通组公路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与主干道的衔接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水利上,许多上世纪修建的塘堰、沟渠年久失修,既影响农田灌溉,又存在防汛隐患;民生服务上,不少村庄缺乏标准化的学校、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村民“看病远、上学难、养老愁”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而城市中,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适老化设施建设、智慧城市配套工程等,也存在巨大的建设空间。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带来的效益是多维度的:对经济而言,能有效消化钢铁、水泥、建材等领域的过剩产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对就业而言,这类工程涵盖设计、施工、监理、运维等多个环节,既能吸纳建筑工人、技术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也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程管理、规划设计等岗位,适配不同层次青年的就业需求;对社会治理而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服务的升级,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筑牢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实现“利国、利民、利党”的多重成效。关于建设资金的来源,不必陷入“非盈利即不可为”的误区。政府可通过“合理货币供应+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资金需求:一方面,通过定向金融支持,向承担建设任务的企业拨付专项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旅、现代农业等配套产业开发,形成“建设-运营-收益”的良性循环。面对“大量投入会引发通胀”的担忧,需明确一个核心逻辑:通货膨胀的本质是“商品供给不足与货币超发的失衡”,而非“货币总量的绝对增加”。当前我国钢铁、水泥、家电、服装等工业品和消费品普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将资金投入到“实物产出型”的基建和乡村建设中,货币会通过“企业开工-工人增收-消费提振”的链条转化为实际需求,带动产业链循环,而非停留在金融领域空转,自然不会引发恶性通胀。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定向基建投资+产业扶持”的方式刺激经济却未触发严重通胀的经验,也印证了“将货币投入创造实际价值的领域”是平衡“资金投入”与“物价稳定”的关键。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从“补短板”到“提品质”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破解就业困局,需避免“大水漫灌”,通过精准规划、分步实施,推动农村从“基础设施补短板”向“生产生活提品质”全面升级,同时创造可持续的就业岗位。1.筑牢基础:完善城乡联动的硬件网络交通网络升级:在现有通村公路基础上,重点推进“通组路”“产业路”建设,例如为农村合作社、种植基地修建便于农机通行和农产品运输的专用道路;同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乡镇级物流集散中心和村级物流服务点,解决农产品“出山难”和工业品“下乡难”的问题,带动物流、运输类岗位需求。水利设施修缮:对老化的塘堰、水库、灌溉沟渠进行清淤、加固和智能化改造,安装水位监测、自动灌溉设备,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同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并保障水质,相关工程的建设和后期运维可吸纳当地青年就业。2.激活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多元化土地整合与规模化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模式,整合零散耕地,打破“包产到户”带来的碎片化限制;引入农业企业或培育本地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同时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如粮食烘干、果蔬保鲜、精深加工等),创造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就业岗位,吸引青年返乡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依托农村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旅、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例如,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打造“农家乐”“民宿集群”,开发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支持青年返乡创业,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方式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带动直播运营、包装设计、电商客服等新型岗位。3.补齐民生:让农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升级:每村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或小学教学点,配备合格的教师和教学设备;在乡镇建设综合性卫生院,在村建设社区门诊部,配备全科医生和基础医疗设备,推广“远程医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需要大量教师、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可通过“定向招聘”“基层服务年限补贴”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养老服务完善:在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院,在村级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助医、文化娱乐等服务;同时探索“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招聘本地青年担任养老护理员,既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又创造稳定的就业岗位。4.改善居住: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安居工程建设:优先在自然灾害易发区、住房条件较差的村庄,建设一批防汛、抗震的标准化楼房,配套水、电、燃气、网络、暖气等基础设施,以“成本价或补贴价”提供给村民居住,避免“强制搬迁”和“借机牟利”;同步推进旧村改造,对保留的旧房进行加固、美化,拆除危房并复垦为耕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优先聘用本地青年参与施工,后期的小区物业、公共设施维护也能提供长期就业机会。这些举措的推进,不仅能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品质提升,更能创造数百万个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运营”再到“公共服务”的就业岗位,涵盖体力劳动、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创业机会等多个层次,既解决当前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以“发展思维”看待就业挑战:青年失业率创新高,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更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民生品质提升的“契机”。它提醒我们:传统的就业模式已难以适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跳出“保岗位”的传统思维,转向“创机会、提能力、优结构”的系统性变革。通过推动机器替代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让青年劳动力适配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大基建投资与乡村振兴相联动,挖掘潜在的就业空间;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与培育特色产业相促进,创造可持续的就业岗位——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更能推动社会向“更高效、更公平、更宜居”的方向发展。正如“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民生”与“推动发展”紧密结合。当政府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青年有业可就、有梦可追,让农村焕发活力、让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能破解当下的就业困局,更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根基。从这个角度看,青年失业率创新高带来的“挑战”,终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中华:青年人失业率创新高,绝对不是什么坏的事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就业数据引发广泛关注:今年8月,全国16-24岁(不含在校生)青年失业率较7月上升1.7个百分点,达到18.8%,刷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与此同时,大龄就业群体退休政策的调整,在缓解养老保险基金可持续性压力的同时,客观上延缓了部分岗位的更新迭代,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就业市场的竞争态势。

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当下社会发展的深层矛盾: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应对养老保险基金压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岗位供给增速与青年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不匹配,又让“延迟退休”不可避免地压缩了年轻人的就业空间。面对这一看似两难的局面,若仅从“失业增加”的单一视角焦虑,或许会错失窥见社会转型机遇的窗口——青年失业率创新高,未必是绝对的“坏事”,其背后藏着科技进步的必然、产业升级的信号,更蕴含着通过系统性变革实现“就业提质”与“民生改善”双赢的可能。

机器替代劳动力:不必恐慌的“进步阵痛”

青年失业率攀升,与科技革新带来的“机器替代人工”浪潮密切相关,而这恰恰是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标志,不应被简单视为“危机”。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普及,传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工厂里,机械臂替代了重复作业的流水线工人;服务业中,智能客服、自助终端分流了基础服务岗位;甚至部分脑力劳动领域,如数据录入、基础文案撰写等,也逐渐被高效的智能工具覆盖。这种替代并非“抢饭碗”,而是人类社会从“体力密集型”“重复劳动型”向“智力密集型”“创新创造型”转型的必经之路——机器承担了低效、繁重的工作,反而为人类释放了更多精力用于学习、创新和提升自我,这正是社会进步的核心逻辑。

当然,转型期的“失业阵痛”不容忽视。如何让青年劳动力顺利适配新的就业格局?关键在于跳出“被动应对失业”的思维,通过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搭建“转岗适配”与“机会创造”的双重支撑体系。

从“转岗适配”来看,可依托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的资源优势,开设针对性的技能培训专班——针对制造业青年工人,开展工业机器人操作、智能制造系统维护等技能培训;针对服务业从业者,推出数字化运营、跨境电商实操等课程,帮助失业青年快速掌握新岗位所需技能。

从“机会创造”来看,除了推动企业扩大招聘,还可探索“公共服务岗位扩容”与“灵活就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路径:一方面,组织青年劳动力参与沙漠治理、农村水利修缮、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公共事业,既解决短期就业问题,又为社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试点“弹性工作”“岗位共享”模式,例如将行政、后勤等岗位的工作任务拆分,由2-3名青年共同承担,既保障就业机会,又为年轻人预留学习、创业的时间空间。毕竟,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忙得不可开交”,而是让劳动者在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中实现价值,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逻辑。

基建与乡村振兴:破解就业困局的“双赢密钥”

当前青年就业市场的核心矛盾,并非“无业可就”,而是“岗位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错配”——城市传统岗位减少的同时,农村和基层的大量需求却未被充分挖掘。以基建投资和乡村振兴为抓手,既能激活潜在的就业空间,又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堪称破解就业困局的“双赢密钥”。

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农村地区仍存在大量亟待完善的领域:交通上,部分偏远村湾的通组公路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与主干道的衔接存在“最后一公里”短板;水利上,许多上世纪修建的塘堰、沟渠年久失修,既影响农田灌溉,又存在防汛隐患;民生服务上,不少村庄缺乏标准化的学校、养老院和医疗机构,村民“看病远、上学难、养老愁”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而城市中,老旧小区的管网改造、适老化设施建设、智慧城市配套工程等,也存在巨大的建设空间。

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带来的效益是多维度的:对经济而言,能有效消化钢铁、水泥、建材等领域的过剩产能,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对就业而言,这类工程涵盖设计、施工、监理、运维等多个环节,既能吸纳建筑工人、技术工人等体力劳动者,也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程管理、规划设计等岗位,适配不同层次青年的就业需求;对社会治理而言,基础设施的完善、民生服务的升级,能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筑牢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实现“利国、利民、利党”的多重成效。

关于建设资金的来源,不必陷入“非盈利即不可为”的误区。政府可通过“合理货币供应+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资金需求:一方面,通过定向金融支持,向承担建设任务的企业拨付专项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旅、现代农业等配套产业开发,形成“建设-运营-收益”的良性循环。

面对“大量投入会引发通胀”的担忧,需明确一个核心逻辑:通货膨胀的本质是“商品供给不足与货币超发的失衡”,而非“货币总量的绝对增加”。当前我国钢铁、水泥、家电、服装等工业品和消费品普遍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将资金投入到“实物产出型”的基建和乡村建设中,货币会通过“企业开工-工人增收-消费提振”的链条转化为实际需求,带动产业链循环,而非停留在金融领域空转,自然不会引发恶性通胀。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定向基建投资+产业扶持”的方式刺激经济却未触发严重通胀的经验,也印证了“将货币投入创造实际价值的领域”是平衡“资金投入”与“物价稳定”的关键。

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从“补短板”到“提品质”

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破解就业困局,需避免“大水漫灌”,通过精准规划、分步实施,推动农村从“基础设施补短板”向“生产生活提品质”全面升级,同时创造可持续的就业岗位。

1.筑牢基础:完善城乡联动的硬件网络

交通网络升级:在现有通村公路基础上,重点推进“通组路”“产业路”建设,例如为农村合作社、种植基地修建便于农机通行和农产品运输的专用道路;同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乡镇级物流集散中心和村级物流服务点,解决农产品“出山难”和工业品“下乡难”的问题,带动物流、运输类岗位需求。

水利设施修缮:对老化的塘堰、水库、灌溉沟渠进行清淤、加固和智能化改造,安装水位监测、自动灌溉设备,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同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并保障水质,相关工程的建设和后期运维可吸纳当地青年就业。

2.激活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多元化

土地整合与规模化经营: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模式,整合零散耕地,打破“包产到户”带来的碎片化限制;引入农业企业或培育本地种植大户,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同时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如粮食烘干、果蔬保鲜、精深加工等),创造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就业岗位,吸引青年返乡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

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依托农村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文旅、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产业。例如,鼓励有条件的村庄打造“农家乐”“民宿集群”,开发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支持青年返乡创业,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等方式推广本地特色农产品,带动直播运营、包装设计、电商客服等新型岗位。

3.补齐民生:让农村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

教育医疗升级:每村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或小学教学点,配备合格的教师和教学设备;在乡镇建设综合性卫生院,在村建设社区门诊部,配备全科医生和基础医疗设备,推广“远程医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这些公共服务设施的运营,需要大量教师、医护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可通过“定向招聘”“基层服务年限补贴”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

养老服务完善:在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院,在村级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助医、文化娱乐等服务;同时探索“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模式,招聘本地青年担任养老护理员,既解决农村养老难题,又创造稳定的就业岗位。

4.改善居住: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安居工程建设:优先在自然灾害易发区、住房条件较差的村庄,建设一批防汛、抗震的标准化楼房,配套水、电、燃气、网络、暖气等基础设施,以“成本价或补贴价”提供给村民居住,避免“强制搬迁”和“借机牟利”;同步推进旧村改造,对保留的旧房进行加固、美化,拆除危房并复垦为耕地。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优先聘用本地青年参与施工,后期的小区物业、公共设施维护也能提供长期就业机会。

这些举措的推进,不仅能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品质提升,更能创造数百万个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运营”再到“公共服务”的就业岗位,涵盖体力劳动、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创业机会等多个层次,既解决当前青年失业率高的问题,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以“发展思维”看待就业挑战:青年失业率创新高,是社会转型期的“阵痛”,更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民生品质提升的“契机”。它提醒我们:传统的就业模式已难以适配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跳出“保岗位”的传统思维,转向“创机会、提能力、优结构”的系统性变革。

通过推动机器替代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让青年劳动力适配新的生产方式;通过加大基建投资与乡村振兴相联动,挖掘潜在的就业空间;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与培育特色产业相促进,创造可持续的就业岗位——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能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更能推动社会向“更高效、更公平、更宜居”的方向发展。

正如“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古训,解决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保障民生”与“推动发展”紧密结合。当政府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青年有业可就、有梦可追,让农村焕发活力、让城乡协调发展,不仅能破解当下的就业困局,更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群众基础和人才根基。从这个角度看,青年失业率创新高带来的“挑战”,终将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主任陈中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造不了C919?机身锻压机全球只有7台,被称BIG7

为什么大多数国家造不了C919?机身锻压机全球只有7台,被称BIG7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7 03:48:06
特朗普享“殊荣”对英国“二刷”国事访问,不过气氛有点尴尬……

特朗普享“殊荣”对英国“二刷”国事访问,不过气氛有点尴尬……

上观新闻
2025-09-15 20:23:03
人过七十:一不喝,二不借,三不走,晚年幸福无忧

人过七十:一不喝,二不借,三不走,晚年幸福无忧

朗威谈星座
2025-09-17 09:29:46
济南市城管局局长董庆哲被查,前任刚落马一年半

济南市城管局局长董庆哲被查,前任刚落马一年半

鲁中晨报
2025-09-16 16:59:06
吴维,被查

吴维,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6 16:12:18
伤亡比例1比5!多布罗皮利亚被围俄军弹尽粮绝,大批士兵主动投降

伤亡比例1比5!多布罗皮利亚被围俄军弹尽粮绝,大批士兵主动投降

知兵
2025-09-14 22:02:52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四川这晚成“见光死”现场:谭松韵瘦成排骨,佟丽娅丑到没眼看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16 14:08:10
余承东:2点几秒的零百没意义 漂移是个很愚蠢的行为

余承东:2点几秒的零百没意义 漂移是个很愚蠢的行为

手机中国
2025-09-16 20:27:05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父亲是前外交部部长,妻子是阎维文女儿,他却拒绝父辈光环靠自己

揽星河的笔记
2025-09-15 12:03:42
很多人不知道,手机自带定位功能,只要输入手机号,就知道对方在哪了!

很多人不知道,手机自带定位功能,只要输入手机号,就知道对方在哪了!

CG说科技
2025-09-16 15:54:06
德泽尔比谈点球:可耻!绝非点球,就算获点是我们我也这样说

德泽尔比谈点球:可耻!绝非点球,就算获点是我们我也这样说

直播吧
2025-09-17 06:35:07
就在今天下午!冷空气全面影响浙江!浙北高温马上熄火,气温仅“2”字打头

就在今天下午!冷空气全面影响浙江!浙北高温马上熄火,气温仅“2”字打头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7 06:10:31
警惕!退休金外的这几笔钱,无人通知,不主动领就亏大了!

警惕!退休金外的这几笔钱,无人通知,不主动领就亏大了!

慧眼看世界哈哈
2025-09-15 10:43:20
随着赵心童4-0,傅家俊2-4,英格兰公开赛32强出炉!中国11人晋级

随着赵心童4-0,傅家俊2-4,英格兰公开赛32强出炉!中国11人晋级

球场没跑道
2025-09-17 06:57:23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澳洲杨兰兰是谁?五层“身份套娃”揭秘:她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麦大人
2025-08-18 18:02:38
佩通坦这一回真的赢麻了!为泰党战胜人民党,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佩通坦这一回真的赢麻了!为泰党战胜人民党,并取得压倒性胜利!

南权先生
2025-09-16 12:25:04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反向圈粉!张雨绮真的不尴尬吗?直播卖内裤引热议,是她穿过的内裤?

瞎说娱乐
2025-09-16 16:04:18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不断挑战底线,凉凉不可避免!香港一步步失去了内地游客的市场!

青眼财经
2025-08-07 23:48:28
雷军官宣小米17全面对标iPhone,卢伟冰:加量不加价

雷军官宣小米17全面对标iPhone,卢伟冰:加量不加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12:43:01
家长质疑收费过高,遭班主任威胁警告:不要发不当言论,当地通报

家长质疑收费过高,遭班主任威胁警告:不要发不当言论,当地通报

卷史
2025-09-16 18:36:19
2025-09-17 11:24:49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
北京中公法律咨询中心
412文章数 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索赔1000亿元人民币 当心中国被躺枪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官媒发文证实,李乃文再破天花板

财经要闻

曝匹克大幅降薪 员工还要进行"三观培训"

科技要闻

英伟达RTX6000D遇冷,中国大厂不买账

汽车要闻

唐DM-i智驾版175KM长续航版上市售价17.9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旅游
本地
数码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数码要闻

watchOS 26 新特性:苹果上线 Apple Watch 慢速充电橙色提醒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