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甜筒”的秘密
第一次见到DF-5C的时候,真的很惊讶。
三辆车连在一起,远远看着像拉冰淇淋的队伍。有人还打趣说:这不就是个大甜筒嘛。可它是一枚战略核导弹。
三辆车合成一枚,名字叫DF-5C。现在它安静地躺在地下,不吭声。但要真动起来,足够让世界紧张。
穷孩子的出身
DF-5C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六十年代,中国的条件太艰难。
钱少,设备差,科研人员住在戈壁滩上,图纸都得自己画。失败就再来,零件坏了就补。有人说,那时候的导弹,全是硬拼出来的。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DF-5家族诞生了。
七十年代,第一代DF-5亮相,把中国的打击范围拉到全球。那一刻,底气是真的来了。
升级的路子
最早的DF-5,能打,但只有单弹头。说白了,就是拳头大,可花样少。后来升级到DF-5A,射程更远,劲头更猛。
再到DF-5C,彻底不一样了。它能带十个分导弹头。飞到天上自动分开,每个弹头各找目标。想拦?几乎没戏。
更狠的是威力。三十万到五十万吨当量,一个弹头就顶二百个“小男孩”。要是十个一块儿下去,想想都吓人。
井里的老炮
它和那些机动导弹不一样。年轻的能开车满世界跑,它却老老实实待在地下。
平时沉默,一旦点火,场面震撼。井盖掀开,三十多米的庞然大物直冲云霄,那一刻谁都得闭嘴。
速度呢?二十马赫。普通客机零点九马赫。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反导系统遇到它,真就是干看着。
老兵的角色
今天的DF-5C还没退。它不像新款那样能上镜,也不秀肌肉。它更像一个老兵,稳稳待在后方,存在就是最大的底气。
几十年下来,它没掉队。从单弹头到多弹头,从几千公里到两万公里,它一直在更新。
你也许不常听到它的名字,但它就在那儿。安安静静,却让人放心。三十多米的身子,一百八十吨的重量。它背后,是几代科研人员熬出来的心血。
你可能永远不会亲眼见到它发射的场面。但要知道,它在那里,就足够让人安心。
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