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当初可能没想到,中国的反制会让美国各界头疼,回看上半年的中美关税战,中国企业基本上没有声音,反而美企业叫苦连天、哀声怨道。
特朗普把“对华加税”当成一张王牌,本想着打疼中国还能争取选票,可结果恰恰相反,最新调查显示,美国约57%民众不认可特朗普的政策,真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且还砸得不轻”。
中美关税战半年后,特朗普自己都没想到,中方的反制会这么疼。数十亿美元订单归零的代价,正在由特朗普最狂热的支持者自己承担。
路透社不久前援引业内人士的话报道称,由于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导致出口停止,加上南美大豆迅速填补缺口,美国农民在大豆的主要销售季节过半时,已经错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额。
【美国农民已经错失了数十亿美元的对华销售额】
生闷气的特朗普
一场误判:特朗普“对等关税”玩大了
从2018年贸易枪声响起时,中美贸易战就没真正停过,但到了2025年,特朗普显然觉得“火候不够”,毫不掩饰没有理由,直接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再加10%的税。
4月更是放大招,搞起所谓的“对等关税”,对中国商品加税最高飙到245%,理由很熟悉:缩减逆差、重振制造业、压制中国经济发展,可特朗普算盘打得响,现实是他低估了中国,也太高估美国自己的承受力。
特朗普显然以为,中国会像2018年那样被打个措手不及,然后乖乖坐下来谈判,但这一次,中国出牌更快、手更稳、也更狠。
现在半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步步高升,反倒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先中了招,这也是特朗普民调率底的一大原因。
这半年多时间里,中国没有和美国掰扯口水战,而是直接上了硬招,三大方向精准反制:市场转向、资源控盘、金融突围。
先说市场,中国没有死守美国这个市场,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到15%,东盟、欧盟、非洲成了新的市场。
上半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到5109.5亿美元,增长8.3%,中欧双边贸易总额约3921.15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美双边贸易额达2893.61亿美元,同比下跌10.4%,谁难受谁清楚!
最让美国农业州心寒的,是中国转头和巴西签了1200万吨大豆订单,直接把美国农民的饭碗砸了四成。
再看资源,中国牢牢掌握着全球85%的稀土产量和93%的加工能力,当美国F-35战斗机因为缺钐金属差点停工时,才意识到问题严重了。
美国急得拨出10亿美元想自建产业链,结果发现缺人、缺技术、还被环保组织堵在门口,中国这波精准卡脖子,让美国“科技脱钩论”显得特别尴尬。
最后是金融,中国开始减持美债,外媒报道:今年3月,中国一口气抛了189亿美元,持仓跌到15年新低。
同时疯狂增持黄金,央行已经连续17个月进金库,另外CIPS跨境支付系统铺开全球180个国家,人民币结算占比升到12%,这不是象征意义的动作,而是实打实地在“去美元化”。
这三板斧打出去,不仅让美国的贸易战计划失控,还让华尔街都开始琢磨:这仗打得值吗?
美国自家的麻烦,比预想多得多
特朗普的算盘是对中国加税换选票,但现实却是:选民先吃苦了,因为加税带来的成本上升,不是企业买单,而是消费者在买单。
2025年8月,美国CPI同比涨了4.2%,老百姓买个菜、加个油都得多掏钱,中小制造企业更惨,利润被挤得只剩下喘气的空间,不少干脆关门了,农业州的人更是心碎一地。
美国抢购
中国不买了,美国大豆库存堆到9.8亿蒲式耳,价格跌破成本,农民连收割的动力都没了,能源出口也被“一刀切”,液化天然气对华出口几乎归零,这一波,不仅让农场主怨声载道,连能源巨头的股价也跟着跳水。
更尴尬的还有法律层面,特朗普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依据加税,结果被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判了“越权违法”。
如果最高法院维持原判,美国政府可能得退回一半关税,金额可能高达5000亿美元,这不是小数目,是直接能让财政部破产级别的冲击。
政治层面也不好过,共和党内部开始有人反对继续打,加州、纽约的民主党州长公开批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连盟友都不愿跟着跑了,欧盟和日韩保持冷淡,澳大利亚更直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美国的十倍。
特朗普原本想靠关税筑起“美国制造”的壁垒,结果筑起的却是“美国孤岛”,这场关税战,不只是中美之间的一场博弈,更像是一次全球经济秩序的再洗牌。
美国本想用关税逼中国就范,结果反倒中国和其他国家加大合作力度,RCEP生效以后,区域内的供应链更紧密了,中国不再是“世界工厂”,而是“世界枢纽”,不仅把订单留在了亚洲,还把影响力扩展到了非洲和拉美。
金融领域的变化更值得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速度超出预期,全球结算份额不断上升,让美元的霸主地位略显松动,华尔街看在眼里,心里有数,这不是一次性的反击,而是结构性的转型。
这场贸易战给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上了一课,单边主义和高压手段,未必能带来想要的结果,反而可能激发出对手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战略耐心。
结语
回头看这半年,特朗普可能真没想到,中国打的不是一场短期的贸易仗,而是一场长期的战略博弈,美国把关税当武器,中国却把它当成了转型的“磨刀石”,结果美国自己先被磨破了皮。
美国农民大豆哀声怨道
回顾过去几轮中美谈判,虽然两国之间的关税税率稳定了下来,但在正式协议没有达成之前,局面依旧是剑拔弩张:关税对关税,反制对反制,这就导致局面拖下去,谁也不愿意率先松口。
而现如今的特朗普还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妄想着要求欧洲对华加税100%,欧洲可不会当冤大头,当然就算他们敢,那等待他们的将是中国的果断反制,到时候谁疼谁清楚,希望特朗普好自为之!
回头再看这场中美关税战,赢家和输家已经逐渐分明,中方的反制威力开始显现。中国通过及时调整进口渠道,稳住了国内大豆的供应;巴西等国顺势接单,获利颇丰;而美国农民则成了特朗普关税政策最大的牺牲品。
不论这场关税战的结果如何,中美又会达成怎样的协议,有一点都是肯定的:谁忽视市场规律,谁就得为此买单。
美国农民已经用最直观的损失,提醒了整个美国社会——在“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激昂口号下,要为关税战付出代价的是每一个美国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