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央对全军干部进行了一次评级,3年后的授衔很大程度就参考了此次评级。正常情况下,评为正兵团级的将领,1955年对应的是上将军衔,像萧克、刘亚楼、杨得志、邓华等等都是如此。
不过也有特例,王树声评级时是湖北军区司令员,正兵团级,但后来却获得了大将军衔,这是为何呢?
跟其他几位大将比起来,王树声知名度不算高,没有独立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也没有独自开辟出一块重要的根据地,甚至红军时期的南下北上之争,他还犯过错误。
但他有两点别人不具备的优势——资历、“山头”,这是他被授予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在红四方面军中,王树声长期担任副总指挥,位高权重,但是,他当初向张某靠得太紧了。红一、红四两大方面军会师后,张某见自己兵强马壮产生了错误想法,想胁迫中央强行南下。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王树声是支持张某的。当时红一方面军混编过去的彭绍辉抵制张某的错误做法,跋扈的张某就将彭绍辉叫到屋里,示意几名亲信批人。
王树声是最激动的一个,上来就骂了彭绍辉一顿,指责他不尊重“张主席”。说着说着,王树声拔出枪顶在彭绍辉的胸口,幸好朱德总司令及时喝止,顺势将彭绍辉“赶”了出去,这才没有酿成大错。
建国后彭绍辉都感慨过:我这条命是朱老总从枪口下救回来的。
别以为彭绍辉这句话夸张,当年那个局势,王树声真的敢开枪。后来在西路军中,一向反对张某的李彩云(也是红一方面军的将领)就被王树声和杜义德错杀了。
此事1985年杜义德亲口承认:李彩云是王树声和我错杀的,这是我一生唯一做错的一件事。王树声同志(1974年病逝)在生前也曾多次念叨,表示李彩云不该被杀。
红四方面军有很多干部是被张某胁迫、蒙蔽,情有可原,但王树声这样对自己人动手,那实实在在属于犯错误。所以这对他后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中央并非没有给过他机会。
1944年夏天,延安派了一支部队进军河南,与当地的皮定均部“豫西抗日先遣队”会合,建立豫西根据地。毛主席亲自点将,让王树声率部前往。
这是给了王树声独当一面的机会,最初豫西根据地扩张得很迅速,只要能稳固发展,王树声的成就会更大。但他在收编土顽军队时太过急于求成,没有进行过甄别,而且国军的策反渗透,他没能及时察觉,导致发生了惨痛的“豫西事变”。
当时已接受八路军改编的独立第7旅旅长上官子平,在渑池县与军统联络好后进行反叛,大肆捕杀八路军和地方党委派去的干部。
随后陕县警卫中队长周自涛、渑陕独立大队队长史汉三、洛宁县独立第八旅旅长郭连杰也倒戈响应,迫使我军的势力范围暂时退出了豫西。
八路军派去改造的人员基本都不幸牺牲,光是排级以上的军政干部就牺牲了133名,这些都是毛主席亲自从延安的学校里挑出来的,大部分还是老红军。
主席如此重视,绝对是寄予厚望的,然而得到这样的结果,王树声就与一次历史机遇擦肩而过了。
抗战结束后,王树声率部南下桐柏,与新四军李先念第5师及王震率领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会合,共同组建中原军区。
中原能威胁蒋介石的统治核心,所以1946年6月其就调动了重兵来攻。王树声在商议突围事项时,跟王震意见有很大分歧,吵得激动时又一次拔枪相向,好在通过这么多年的成长,两人还是没有做出冲动之事。
最终王树声率1纵向西南方向突围,吃尽苦头后于武当山以北的房县一带落脚,开始建立鄂西北根据地。
其实这个阶段他可以有一番大作为,麾下的1纵和江汉军区战斗力都比较强,而国军暂未调动大量部队来攻。凭借手里的力量大胆发展,说不定能吃掉敌人的一些二线部队、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这样根据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惜王树声担心部队集中目标太大,只敢以团为单位分散行动,这种小打小闹根本影响不到国民党的根基,不重创敌人,那等对方腾出手来,他们就麻烦了。
后来事实也的确如此,鄂西北根据地越打越小,王树声急的高血压发作,无法正常指挥,于是就进行分兵,自己带着主力转到外线,留一少部分继续打游击。第二次机会,再度错过。
王树声在山东解放区休养了很长一段时间,刘邓挺进大别山时,他身体已康复便跟随进军,担任鄂豫军区司令员。
这次战略反攻,晋冀鲁豫野战军也没能再大别山地区扎下根,刘、邓两位首长只能被迫率主力转出,王树声则留在鄂豫军区继续战斗。
这一次王树声反倒表现得很不错,运用游击战的老本行,带着部队钻入深山老林中跟敌人周旋,虽然条件很差,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去。
中原野战军取得襄樊战役的胜利后,王树声还抓住机会打了反击,接连攻克几座县城,按照当时的条件来说非常难得。
从王树声这些经历可以看出,他个人更适应打游击,在大兵团作战方面有所欠缺,也缺乏了亮眼的战功,到解放战争后期,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等一些昔日的老部下已经超过了他。
所以,建国初期王树声都只是湖北军区(二级军区)司令员,1952年被评为正兵团级。
虽然解放战争至建国头几年的这段时间,王树声似乎授上将比较合适,但他土地革命时期可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开国将军中有700多人是从红四方面军中走出,这就意味着他肯定是要往上抬一抬的,这是资历方面的因素。
另外,红四方面军是三大主力,元帅有徐向前做代表,大将中也必须要出一个。
如果李先念还在军队也合适,但李转入行政后不参与授衔,所以还是得王树声这个昔日的副总指挥来。(徐海东、陈赓虽在红四方面军任职过,但后来都脱离了,代表性不足)
中央也知道一个二级军区司令员被授大将有些不妥,所以在1954年将王树声提拔为国防部副部长并负责筹建解放军总军械部,同年的国防部七位副部长,只有王树声一人出自红四方面军,也就是在为后来的授衔做准备了。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王树声早前有过错误,但后来他的种种作为无愧于革命家之称,他生活非常节俭,对家人也格外严厉。
他有三个儿子,只有长子王鲁光的身体健康,被他寄予了厚望。可王鲁光在婚礼前4天,被意外撞成了残疾。王鲁光这年才26岁,清华大学毕业、在空军系统任职、马上就要结婚,前途不可限量,堪称人生赢家。只是这一切,被司机的粗心给撞没了。
按照正常来讲,任何一个父亲面对这种情况都会怒不可遏,但王树声却在司机上门道歉时,反过来安慰:饭要吃、觉要睡,好好吸取这个教训。
后来王树声还劝儿子:别记恨那个司机,这件事按正常规则办理就好,车祸已经毁掉了一个家庭,就不要再去伤害另一个家庭,人生应该往前看。这个胸怀,着实非常人所及。
所以,人不能只看一时、只看一面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