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误读的“消费者画像”:一场持续20年的营销幻觉
在消费品行业,我们常听到“消费者画像”——年龄、性别、收入、偏好……但一个反常识的真相是:这些数据堆积的“画像”,往往与销量增长毫无关系。
举个例子:某高端矿泉水品牌定位“都市精英”,广告投放在一线城市CBD,结果销量惨淡。调研发现,真正的购买者多是二三线城市的礼品采购商——他们需要的是“体面又实惠的商务赠品”,而非广告中强调的“精英生活方式”。
问题出在哪? 传统消费者画像关注“谁在买”,而真正决定购买的,是消费者心中对产品的“信任画像”。
二、信任画像的底层逻辑:为什么老医生总比年轻医生更让人放心?
信任画像的原理很简单:一个人去就医,遇到头发花白的老医生,就会觉得水平高,遇到年轻医生,就会觉得水平低。每个消费者对特定产品都有信任画像,只有发现信任画像,对产品、形象、销售与传播进行信任画像梳理,才会让品牌畅销并高溢价。
江南贡泉的案例极具代表性:
- 行业困局:包装水市场被农夫山泉、怡宝等巨头垄断,新品牌正面竞争无异于以卵击石。
- 信任陷阱:起初,江南贡泉想强调“国家5A级景区水源”,但长白山、千岛湖等竞品早已用烂这一话术,消费者无感。
- 破局关键:精锐纵横营销顾问公司团队通过调研发现,江南地区用户对“软水”有天然认知——水垢少的才是好水。而江南贡泉的水质恰好具备“低矿化度、口感绵软”的特点,与竞品的“矿物质丰富”形成反差。
于是,“软水养人”的定位诞生:
- 产品端:聚焦4.5L小桶水,避开商超血战,主攻家庭厨房场景;
- 传播端:用古风美人“廊下煮水”的视觉,强化“江南+软水”的联想;
- 渠道端:放弃全国撒网,深耕长三角社区,用“1元拉新”培养复购习惯。
结果:2019年江苏样板社区销量增长300%,成为区域性强势品牌。
三、信任画像的实战方法论:从“我觉得”到“消费者觉得”
许多品牌失败的原因,是误把“企业自我感动”当成消费者需求。信任画像的落地需要三重验证:
认知验证:是否符合消费者常识?
例:长安花菜籽油提出“高原小粒”概念,而非强行鼓吹“健康”。因为消费者潜意识认为“高原=纯净”,“小粒=精华”。
竞争验证:能否让对手无法模仿?
长寿花玉米油用“金胚胚芽”区隔竞品的“非转基因”,因为后者已是行业基线。
体验验证:是否与产品真实特质一致?
片仔癀推出陈皮系列时,避免单独强调“药效”,避免消费者对“中药跨界”的信任疑虑。
四、结语:营销的本质是“接管”消费者的已有认知
今天的消费品战场,早已从“教育市场”变为“发现市场”。
那些成功的品牌,无论是江南贡泉的“软水”、长寿花的“金胚”,还是霸王茶姬的“单店火爆模型”,本质上都是找到了消费者心中早已存在的认知锚点,再用产品、渠道、传播去“盖章认证”。
而失败的品牌,往往困在“我们很棒”的幻想中,忽略了消费者究竟愿意为什么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