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全是垃圾,男女老少当街方便,河里鱼虾几乎绝迹,曾有数万人砷中毒….
很难想象,世界上竟然有国家能够在“脏乱差”方面压印度一头。
它就是印度的邻居,孟加拉国。
«——【·全球最脏的国家·】——»
说到世界上最脏的国家,很多人会先想到印度,但真正见识过孟加拉国之后,才会明白什么叫做“没有最脏,只有更脏”。
孟加拉国土面积只有大约14.7万平方公里,却住了1.7亿人;而印度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亿。
算下来,孟加拉国平均每平方公里要塞进约1200人,印度才480人。
这么小的地方挤了这么多人,所以问题就来了——脏。
走在孟加拉国的街头,特别是首都达卡,每走一步都是对眼睛和鼻子的残酷考验。
地上几乎看不到原本的水泥或砖块,取而代之的是成堆的垃圾: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废弃包装纸……
风一吹,这些垃圾就跟长了腿似的到处跑,挂在墙角、堆在路边、漂进河里。
味道就更别提了,那不是普通的臭味,是一种混杂着腐烂食物、污水和发酵垃圾的浓烈酸臭,隔着口罩都挡不住,闻一次绝对终身难忘。
但这还不算最离谱的,真正让人瞳孔地震的是——随地大小便在这儿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
男女老少,只要忍不住了,墙角、路边、垃圾堆旁,转过身就解决。走路时必须时刻小心,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地雷”。
不过地上的脏好歹能躲,水里的脏才叫绝望。
这里的河流早就失去了原本的样子,我们看到的不是水,而是一锅“流动的垃圾汤”。
河水常年是墨黑或深绿色,水面上厚厚地覆盖着一层泡沫、塑料瓶、废旧衣物,甚至还有动物尸体。
远远望去,根本看不到水面,只有一片狼藉的垃圾地毯。偶尔有几只鸟飞过,都不会靠近水面——那已经不是水,是毒液。
说实话,孟加拉国脏的程度,真的感觉隔着屏幕都闻到味儿了。
但更可怕的是,这种脏并非只是看着难受,它是真真正正会要人命的。
«——【·脏的要了命·】——»
这里有不少人长期喝着受污染的地表水,拉肚子、得传染病成了常事。
本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国际组织的帮忙下,孟加拉政府当年大力推广了一种手动压水井,叫大家别喝地上的脏水,改抽地下的水喝。
这初衷绝对是好的,就是为了避开河沟里的细菌和寄生虫。
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好心好意的工程,反而捅了个大娄子。孟加拉地底下的岩层本来就天然含大量砷,这种元素毒性极强。
井打浅了,正好就打到了含砷的水层,砷渗进水里,人喝下去根本察觉不出异样。
最初打井的时候,没人想起来要检测水里有没有毒,结果这些本来为了“安全”才挖的井,反而成了慢性的毒源。
可怕的是,在很多地方,除了这些含砷的井,根本没有别的可靠水源。政府后来也发现了问题,给有毒的水井漆上红色标记,提醒人们不要饮用。
但渴得受不了的时候,明知是毒水,也只能硬着头皮喝下去。这不是选择,这是没得选。
数据显示,孟加拉国全国有接近200万人长期暴露在含砷饮水的环境中,每年因砷中毒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4.3万人。
有人可能不理解,都要命了还这么不爱干净,这不是情着等死。
其实,这里的人并不是天生不干净,而是被现实逼得没办法。
«——【·为什么这么脏·】——»
孟加拉之所以这么脏,说到底就是三个原因:人太多、发展太快、太穷。
这么多人每天光扔出来的垃圾就是个天文数字,政府根本处理不过来。
垃圾车从早跑到晚也清不完,填埋场早就堆成了山,焚烧厂根本不够用。整个系统彻底瘫痪,垃圾只能堆在街上、扔进河里,越积越多,根本看不到尽头。
再说发展速度,那叫一个快。
首都达卡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经济看着是上去了,大量农村人一股脑涌进城里找活儿干。
可城市根本没准备好:路没修宽、下水道没铺全、垃圾处理站也没建几个。结果就是“经济没输,环境彻底崩了”。
窄路上堵满了三轮车、摩托车、行人,乱七八糟混在一起;楼房一栋挨一栋,密密麻麻根本不透风;地下的管道老化破裂,一下雨污水就往街上反涌,混合着垃圾遍地横流……
整个城市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系统和环境根本承受不住。
而最根本的原因,就一个字:穷。
孟加拉还是个发展中国家,政府能拿出来的钱有限,老百姓更是挣得少、花得省。
对很多人来说,“活下去”才是每天睁眼就要面对的头等大事,“干净”那是有余力才能讲究的奢侈品。
让一个整天发愁下一顿饭在哪、孩子学费怎么凑的人,去操心垃圾要不要分类、街道该不该扫,这太不现实。
很多家庭一大家子挤在贫民窟的小铁皮房、破木板屋里,连自来水都没有,上厕所都得去公共厕所甚至就地解决——不是他们愿意这样,是真的没办法。
说到底,孟加拉国脏的程度确实太炸裂。
但对这个国家的人来说,干净是奢侈品,生存才是每天的必修课。
参考信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