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对如今的家长来说,简直是一场渡劫。
前有杭州家长吐槽老师让打扫教室,引起了全网热议,就连官媒都下场批评。
近日,广州有一孩子爸爸,不仅硬刚“家委会”,投诉“班主任”,甚至还给所有孩子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
这一次,他没有沉默,没有盲从,而是选择“硬刚”到底!
从桥梁到大棒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家委会发出的一则通知,要求每位家长缴纳300元班费。
这种事,在很多班级群里早已是司空见惯。
然而,廖一帆爸爸却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首先质疑的,是家委会存在的意义和流程。
这个代表全体家长的组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是经过了民主选举,还是老师私下指定的几位“心腹”?
廖一帆爸爸认为这个过程是不透明的,所以对于家委会的存在他也表示很不屑。
紧接着,他把矛头指向了那则通知的措辞。
家委会用的是“指令性”的口吻,而非“倡议性”的商量。
这微妙的区别背后,其实藏着很多人都忽视的东西。
廖爸爸认为,家委会无权在未获得家长明确授权之前,就先行使一种“威压”,从而来收取班费。
家长对于学校的活动费用,理应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动地被告知、被要求。
其次,除了这些以外,廖一帆的爸爸还意外的发现了另外一个漏洞。
他在班费明细中,赫然发现了“空调费”这一项。
这一下,问题就不再是家委会内部的沟通方式问题了。
根据中小学的明文规定,学校是绝不允许向学生收取空调费的。
这笔费用的出现,瞬间将事件的性质从家委会的运作争议,上升到了学校和班主任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甚至让人怀疑背后是否存在“做假账”的嫌疑。
其实,这种家委会“变味”的现象并非个例。
社会上,很多都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向家长收取扩音器费、窗帘清洗费的家委会比比皆是。
甚至连官媒都曾批评过学校让家长打扫教室卫生的“潜规则”。
许多家长对此心知肚明,却因害怕孩子在学校被“穿小鞋”,只能选择敢怒不敢言。
要么稀里糊涂地交钱了事,要么在群里保持沉默。
家委会,这个家校关系中的“模糊地带”,就这样在一些地方,从沟通的桥梁,变成了一根实施“道德绑架”的大棒。
那个不听话的爸爸
当廖一帆爸爸勇敢发言之后,群里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的人看笑话,有的人摆明立场。
有人开始“和稀泥”,劝他“算了算了”。
也有人拿出“家委会也很辛苦”、“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说辞进行“道德绑架”。
对于这些说辞,廖一帆爸爸没有被说动,依旧是坚持自己。
紧接着,他直接在群里反驳,一步步将“家委会”那层虚伪的外衣给撕开。
对于“辛苦论”,他干脆地回应:“辛苦不能当挡箭牌”,如果觉得辛苦又做不好,“不行就让位”。
这种直接而有力的回击,瞬间让那些试图用情感压制规则的言论哑火。
他让所有围观的家长明白,他并不是否定大家的辛苦,而是在讨论家委会存在是否合理合规。
他继续追问那个关键问题:“通知”和“倡议”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与此同时,很多家长也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于是就想着让班主任出面处理此事。
可谁知道,班主任也没能逃过一劫。
据了解,廖一帆的父亲称自己所反映的这些事情,班主任从始至终都是摆烂的态度,这让他感到很不被尊重。
最终,他选择了最直接也最彻底的方式——向教育部门举报。
举报的内容,不仅仅是家委会的收费问题,以及两人之间因此产生的私下矛盾。
沉默的大多数醒了
据了解,班主任在私下里对廖一帆的态度也惹恼了廖一帆爸爸,所以当面对家委会的收费通知时廖一帆爸爸才会如此的恼怒。
廖一帆爸爸的举动,让许多家长私下里对他竖起大拇指,佩服他的勇气和清醒的头脑。
他替那些敢怒不敢言的家长,说出了他们憋在心里许久的话。
这次事件,很真实的反映了现如今孩子、家长、学校这种微妙的关系。
大多数人的沉默,并非源于认同,而是源于对孩子可能遭受不公待遇的深深忧虑。
可当一个像廖爸爸这样的人站出来时,他让大家看到,原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不会天塌下来。
廖爸爸的行为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家长自己都不去提醒,甚至纵容学校的一些不合理行为,那么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终损害的还是孩子们的利益。
随着越来越多像廖爸爸这样具备权利意识、敢于发声的家长出现,过去那种家长被动接受、学校单方面下达指令的旧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一次班费的争议,更是一场关于家校权力边界、沟通模式和合作方式的深刻反思与重塑。
笔者以为
“那些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的人,你们就希望孩子将来也跟自己一样,不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吗?”
这句话,点亮了整个事件的核心意义。
它超越了班费、家委会和班主任,直指我们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下一代。
廖一帆爸爸的“硬刚”,用行动告诉我们,面对不公与不合理,理性的质疑、对规则的坚守以及敢于发声的勇气,是保护自己和孩子权益最有效的武器。
我们期待,这次事件能成为一个契机,推动学校、教师和家委会共同探索出一条更加透明、民主、合规的合作新路。
只有重建信任,让家校合作回归到尊重与平等的轨道上,才能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公平、积极且充满正能量的环境。
毕竟,这才是“为孩子好”的真正含义。
信息来源:
佛山小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