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项目得房率超过100%,实际使用面积比建筑面积还大!”2025年以来,全国多个城市的售楼处里,面对购房者类似的楼盘介绍不绝于耳。在国家“好房子”战略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新规,放宽阳台、飘窗面积限制,优化公共空间计容等措施,在此背景下,“高得房率”项目点燃全国楼市热度,太原楼市主打“零公摊”“高赠送”的新楼盘同样客户盈门。
然而,最新各地楼市信息显示,随着市场产品增多与监管收紧,单纯追求得房率的模式效力骤减,多地新规项目去化率大幅下滑。太原楼市此类项目虽未现降温,但同样面临行业监管、业主质疑的问题。那么,各地“高得房率”项目缘何出现边际效应,业主又该如何避免陷入面积“赠送内卷”的陷阱?业内人士指出,楼市产品依靠单一优点吸引成交的时代早已远去,拥有核心地段、健全配套等综合品质突出的“好房子”更具竞争力。
A 政策点燃热度,新规产品成为“新宠”
2025年,中国房地产行业迈向品质时代的步伐更进一步。“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住宅项目规范》于2025年5月1日正式施行。在“好房子”战略的引导下,各城市密集出台“好房子”新规。新规中颇受关注的一条即是通过放宽阳台、飘窗面积、鼓励空中花园、优化公共空间计容等方式,显著提升了住宅产品的实得率、空间尺度和舒适度。
一时间,高得房率成为新规产品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刚需市场利用高实得率实现“小面积多功能”;改善产品以场景创新提升空间尺度与灵活性;高端产品则突破空间形态,实现平层别墅化。不出意外,新规项目在各地楼市表现出强劲的爆发力。根据克尔瑞数据统计,广州6月全市共有11个号称新规项目入市,推货量占全市六成,认购量占全市约九成;重庆6月四代宅普遍去化率均在75%以上,而普通住宅去化率基本在二成左右;武汉、南京等地的靠近新规标准的住宅去化率超非新规住宅10个百分点以上……这些数据印证了新规项目在市场上的热度,也反映了购房者对高得房率产品的青睐。
太原楼市也在积极响应“好房子”战略。2025年3月,太原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若干措施》,提出加大高品质改善型商品住房供应,进一步优化住房规划设计要求,灵活确定户内阳台空间的面积比例,有效提高住宅户内实际使用空间。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太原市场涌现出多个以“零公摊”“高得房率”为卖点的新规项目。煤气化板块某项目以“高得房率”为主要卖点新推89—129平方米户型,层高超过3米,其中108平方米和129平方米户型的得房率达到99%以上;城西某项目于6月份发布了“零公摊”户型,媒体宣传其得房率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随着新规发布,太原楼市对于容积率、建筑密度都有很多的优化。”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高得房率、下沉花园、架空层社区等会成为省城“好房子”产品的新亮点。
B 热潮逐渐退去,太原市场分化显隐忧
不过,随着新规项目集中入市,市场热度出现明显分化。克尔瑞监测数据显示,7月,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新规项目去化率普遍下滑。其中,成都新规住宅平均去化率从6月100%暴跌至44%;武汉的新规住宅平均去化率从6月58%跌到18%;重庆的新规住宅平均去化率从6月75%掉到27%……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降温现象背后存在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配套与规划兑现滞后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在现房、准现房市场占比逐渐攀升的今天,消费者对一切看不见的规划都有了更高的怀疑,倾向为“眼见为实”买单。记者注意到一组数据,以武汉某项目为例,虽然得房率高达97%—98%,但教育、公园配套未落实,开盘去化率仅为18%。其次,产品定位较高也导致去化率不佳。在改善为主的当下,这些新规产品往往户型面积大,购房门槛较高,去化率整体弱于刚需产品。最后,改善客户的“置换链条”卡住了。由于客群主要是改善型需求,这批人需要先卖掉手里的二手房,才有资金换新房,而当下的二手房市场,挂牌周期比以往长了不少。
目前,太原“新规”产品市场虽然相对稳健,但同样面临新规项目分化的挑战。根据某中介平台公布的数据,7月太原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643套,前十名项目占比达61.9%。这其中,既有新规项目也有传统项目,排名第一的是号称太原“首个落地好房子”的新规下“高得房率”产品,7月销售79套;随后的第二至六位均为传统项目,直到第七位才再次出现“高得房率”项目。“太原市场上,并非所有新规项目都表现出色。”业内人士介绍,一些项目虽然打着“零公摊”“高得房率”的旗号,但实际产品力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项目的不同户型,去化效果天差地别。“例如市面上某些新规产品,在‘大宽厅’盛行的当下,赠送的面积并不是加在了户型面宽上,而是增大了户型的进深,从居住舒适感上是降分的。”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消费者选房越来越谨慎,有些户型的赠送面积虽然增加了,反而破坏了原有的户型格局,略显鸡肋。此外,近年来太原楼市还出现了品牌分化的现象,品牌房企的去化速度明显快于中小房企,很多知名房企的“非新规”项目存量不多,市场认可度高,因此,“零公摊”一定能在太原市场热卖还有待商榷。
不久前,某房地产资讯平台举办了全国百城联动的“2025年年中‘好房子’人气榜评选”主题活动,涵盖“安全、舒适、绿色、智慧、服务”五大维度,设置19项具体指标进行衡量,通过网友投票评选。其在7月份发布了太原“人气榜TOP10”楼盘,中国铁建·国樾府、太原海尚府、中铁·屿逸书院位列前三;瀚文源、保利龙城天珺、保利大都汇、山钢铭著、太原瑞府、晋阳金茂府、建投·滨河首府分获“好房子”人气榜4—10名。可以看到,传统项目仍是太原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C 单一卖点效力骤减高得房率成为市场标配
“仅靠高得房率已难撬动市场,产品的综合实力不强,即使得房率超过100%,也无法吸引购房者。”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逐渐适应市场推出新品,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得房率指标,而非盲目追捧。与此同时,监管政策也在同步收紧。记者注意到,从全国范围来看,广州传出了“即将出台住宅报建新规”的消息,严查“偷面积”;成都新规对赠送部分的占比有明确规定,避免不合规的过度赠送,并强化验收审核,房企报建时的平面尺寸、层高等都将纳入后期验收核查中。
目前,太原市场虽然尚未出台类似成都的严格限制政策,但购房者对“零公摊”“高得房率”产品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最初的热捧转向理性看待,此类产品往往需要通过特定设计手段实现“高得房率”,比如阳台面积赠送、设备平台赠送、防火挑檐赠送等,但消费者想要真正拥有这些“赠送”面积,还要依赖收房后的装修、改造,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在追求“高得房率”时,这一优势正在逐渐变为“标配”而非“亮点”,进而导致热度逐渐降低。据克尔瑞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重庆新规下第四代住宅项目加推2个项目,推出房源98套,当月去化率为80%,在随后的5—7月,房企推盘量大幅上涨,总计加推11个项目,推出房源超1000套,而7月当月的去化率却降至27%。
在太原市场,新规产品逐渐增多。除了5—6月接连上市的两个项目之外,7月份,山西建投城市运营集团摘得SWP-2513地块,根据其项目官微发布的消息显示,该地块容积率为2.5,规划建设低密小高层产品,项目将严格执行太原市房地产新政及住宅规范要求,将实现近100%得房率。此前,煤气化板块某品牌房企被竞品项目推出“零公摊”降维打击。与此同时,不论是新规产品还是传统项目,越来越多的市场从业者在宣传产品时开始将“高得房率”作为必要条件,无论其真实数据是多少。
D 告别“内卷”陷阱,未来竞争锚定“综合品质”
“面对全国市场的变化和本地市场的实际情况,太原楼市需要避免陷入‘赠送内卷’陷阱。”业内人士建议,未来的市场,将“高得房率”作为唯一亮点撬动销量模式很难维系,新规项目应当注重“核心地段、健全配套、合理定价”的复合优势,具备多重优势的项目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持续领跑。
今年2月,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山西省推进“好房子”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好房子”设计时,应尊重本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历史文化、建筑风貌、交通区位等“ 基因”。“行业竞争正在加速向多维度品质升级转型,真正的好房子应在产品设计、建筑质量、社区服务、绿色节能、配套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是产品迭代,更是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比如一个新规项目,不仅要注重高得房率,户型设计也要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赠送”面积的本质并不是单一提升得房率,而是为购房人提供更舒适的人居生活。此外,项目还应具备成熟的配套、丰富的业态、核心的区域、实惠的价格等复合型优势。
“市场应当鼓励这种全面发展的高品质项目,而非单纯追求高得房率的‘赠送内卷’。只有这样,太原房地产市场才能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为市民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好房子’。”业内人士表示,新规住宅市场竞争还将持续加剧,仅停留在得房率提升上难以撬动销量,而随着设计与监管收紧,房企通过模糊处理增加赠送空间以吸引购房者的方式将难以为继,消费者也会综合分析项目优势和劣势,做出更为理性的判断。太原楼市的未来图景,绝非冰冷的技术参数堆砌、单一指标的极致化竞赛,也不应是开发商自说自话的营销噱头。它是以《住宅项目规范》为安全底线,以均衡发展为核心理念,最终回归到使用者体验的系统工程。
来源:山西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