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午后的阳光仍然带着几分炙热。环卫工人李爱华推开“爱心驿站”的玻璃门,一阵清凉瞬间驱散了身上的燥热。“大姐,快来喝碗绿豆汤解解暑!”志愿者小张笑着招呼道。李爱华擦拭着额角的汗珠,接过冰凉的绿豆汤,脸上绽放出舒心的笑容。这样温馨的场景,如今在宿州市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宿州市局”)的7个爱心驿站里每天都在发生。
(图为驿站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送西瓜)
“手机没电了能充,饭菜凉了能热,渴了有热水,累了有地方歇脚——这个驿站就像我们在路上的家,特别有安全感。”一位刚送完餐的外卖小哥笑着说道。在宿州街头,由爱心驿站构筑的“15分钟便民服务圈”正成为户外工作者们最温暖的依靠。
据企媒创氪获悉,这座城市的温情守护,始于宿州市局2023年启动的“爱心驿站”建设工作。为了让温暖触手可及,驿站在布局上科学规划、精准选址,目前已在城区核心区域建成7个站点。
每个驿站都经过精心设计,面积在30至50平方米之间,驿站内部分为休息区、饮水区、阅读区和应急服务区。休息区配备空调、舒适的座椅和充电设备;饮水区提供冷热饮用水和微波炉;阅读区陈列着各类书籍报刊;应急服务区则备有医药箱、工具箱等应急物品,切实解决了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实际痛点。
驿站的运营管理不断规范起来。创新“站长负责制”,明确7名专职站长,配套出台4项管理制度。实行星级动态管理,确立了“累了能歇脚、饿了能热饭、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热了能纳凉、手机能充电”的“六能”服务目标。目前全市系统建成五星站1个、四星站2个、三星站2个、二星站2个。
(图为驿站为户外人员送岗位)
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创新拓展。据企媒创氪获悉,除了基本服务外,各驿站还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特色服务,夏季提供绿豆汤、清凉油等防暑物资;冬季准备姜茶、暖宝宝等御寒物品;雨季配备雨衣雨伞。此外,驿站组织开展了法律咨询、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宣传和发布招聘信息等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户外工作者的“加油站”和“充电站”。
数据显示,驿站运行以来成效显著。全市7个驿站累计服务户外劳动者超过1.5万人次,提供热水服务2.3万次,热饭服务1.8万次,手机充电服务1.6万次,应急药品服务200余次。驿站还开展各类主题活动85场,成为户外工作者名副其实的“暖心家园”。
(图为驿站工作人员为户外人员送法律)
外卖骑手王师傅是驿站的常客。“以前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地方休息,现在有了驿站,不仅能够歇脚,还能认识很多同行朋友。”他笑着说,“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像王师傅这样的忠实用户还有很多,驿站登记在册的常客已经超过800人。
夕阳西下,余温未散。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陆续来到这里,喝杯茶、歇歇脚、聊聊天。这方小小的天地,已然成为这座城市最温暖的风景线。“15分钟暖心圈”不仅守护着户外工作者,更温暖着整座城市的心。
这座城,很暖;这里的人,很亲。(文/图 赵广杰 张鹏鹏 徐紫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