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市启动了一项工程,即预计投入20亿元,将全面重建或修缮那些珍贵的历史遗迹。
彼时,中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在5600元左右,可想而知这是一笔多么庞大的资金。
可殊不知,这笔资金原本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早在1952年,北京曾展开了这样一场会议,即是否要拆除那些历史遗留建筑,而当时负责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北京副市长吴晗,他给出的建议是拆除。
结果却遭到了林徽因的强烈反对,双方激烈争吵,以至于林徽因说出了这句震惊四座的话:“我林氏一门满门忠烈,你又是个什么东西?”
那么,北京当时为什么要拆除这些古建筑呢?
1、提交拆除古建筑
1949年初,随着解放军取得平津战役的完胜,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终于是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正当人们认为这座历史名城能完好地交到子孙后代的手中时,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又让这座古城的命运变得风雨飘摇起来。
位于北京文津街图书馆的门口发生了一场重大交通事故,造成这次交通事故的原因则是,位于这里的金鳌牌楼影响了这段道路的交通。
金鳌牌楼的后面有着三道城门,因为空间狭小,每次仅能容纳一辆车通过,外加不远处就是另一条街道,很容易就会阻碍司机的视野。
当时,交通事故中得一辆车正在驶过门洞,可在拐弯处又突然出现了另一辆车。
因为速度过快,司机也快速的打死了方向盘,两辆车仍是发生了碰撞,致使数人发生死伤。
这起交通事故引起了北京交通处的强烈重视,尽管已经在很多地方都放置了交通指示牌,可仍是治标不治本。
随后,交通处又进行了仔细的调查,不仅是金鳌牌楼附近事故频发,其他各处的古城墙门也是事故的高发地,且还会经常引起交通堵塞,其原因莫过于过往空间太过狭小。
随后,交通处因为此事上交了一份文件,即请求拆除那些影响交通的古建筑城墙门,北京市委为此还召开了一场研讨会。
北京虽然是一座历史名城,可却被定为了首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涌入到这座城市,外加还有许多古建筑因为战争的破坏和年久失修,已经失去了修缮的意义。
所以在北京被解放不久后,相关的市政建设工作就提上了日程,其中很多标志性的牌楼都得到了一定的修缮,还有一些牌楼则遭到了拆除。
而交通部在报告中提到的,大多都属于保存完好,在修缮名单中的古建筑,只不过因为资金问题,这部分的修缮工程迟迟没有开始。
而北京市委经过商讨给出的结论就是:拆除!其拆除的理由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即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未来肯定会发展成一座大都市,届时肯定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定居在这里。
还有那些古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属于是“封建残留”,将它拆除等于是在告诉人民,中国已经来到了新时代。
最后落实这项工作的便是北京副市长王晗,可对他来说,也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在民间或政府内部还有许多热爱古建筑的人群,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2、拆除北京古建筑
当传出要拆除这些古建筑的消息后,林徽因和梁思成二人就带着自己的学生堵在了市政府,要求政府停止对这些古建筑的拆除工作,且为了改善交通,并非只有拆除古建筑这一条路。
其中就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可以修建交通环岛等方式来解决。
而且在林徽因看来,拆除古建筑是一项非常愚蠢的决定。
每一栋古建筑不仅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向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宣扬中华文化的佐证。
一时间,双方都堵在了北京市政府,相持不下。
具体要怎么解决呢?毕竟谁都说服不了对方,只能展开一场辩论会。
会上,吴晗代表北京市政府率先说出了己方的看法,可林徽因一方也有着自己反对的理由。
即,古建筑对北京城是一种点缀,不仅丰富了城市的布局,提升了美观,也让每一条单调的街道都带有了一些艺术气息,所以不应该进行拆除。
结果吴晗不仅没有同意,还说这些古建筑都是鸟笼、鸡舍,早晚都会过时的。
此话直接惹恼了林徽因,她本来就患有很严重的肺病,开始大声咳嗽起来。
看到林徽因等人仍不退让,吴晗也开始气上心头起来,开始嘲讽她“思想守旧”。
深深热爱古建筑的林徽因,哪里能忍受这样的委屈,当即就反驳道:“我林氏一门满门忠烈,你又是个什么东西?”而她也确实有说此话的资格。
林徽因的两位叔叔,是著名的花岗岩七十二烈士之一;其弟弟林恒更是新中国牺牲的第一个空军英雄;父亲林长民凭借一己之力,维护了北洋司法的公平。
就连林徽因也为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她以旁听生的身份,在西方完成了建筑学方面的学业,回国后又和丈夫在大学开创了“建筑系”这个全新学科。
除此之外,她还不辞辛劳,走遍全国记录了多达数千处的中国古建筑……
最后双方谁都不肯让步,不久后又召开了一场北京文物保护讨论会,吴晗说出了这样一句:
“我们尊重专家得意见,但并不代表这会一定听从专家得意见。”这件事才盖棺定论。
1953年末,北京政府正式下达了拆除这些古建筑的命令。
可凡事有一就有二,当开了这方面的口子,那么后续将宛若决堤的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北京政府又拆除了帝王庙等牌楼。
这个决定让梁思成备受打击,一连哭泣了好几天,就连林徽因也被这个决定而气的病情加重,一年后就去世了。
不仅仅是北京城中那些对城市发展有影响的古建筑,就连倾尽无数百姓之力所修建起来的古城墙,后续也都遭到了拆除。
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一方人士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为了城市的发展,古城墙的拆除虽不可避免,但我们应当拆除那些要打通交通的地方,古城墙的主体应当保留下来。
一来可以作为环城公园,供人们游乐,二来可作为新城和旧城之间的区隔。
最终,北京政府还是采纳了大部分人的建议,古城墙遭到了拆除。
当时为了城市发展而遭到拆除的古建筑,以现在的视角来看,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参考资料:
1、读美术的建筑系女生林徽因——浙江日报2024-05-20 17:32
2、1930年代,老北京这些城楼被拆了……——京报网2022-04-25 1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