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涛
从黄浦江畔到天山脚下,他跨越万里,将上海职教的先进理念与满腔热忱播撒在喀什噶尔的教育沃土。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张运涛,作为上海市第十一批援疆教师,自2024年8月奔赴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担任土木工程系主任,以实干担当书写了一段倾情奉献边疆教育的动人篇章。
专业建设开新局
填补空白:面对学院关键发展期,他迎难而上,成功申报并获批“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新专业,2025年实现首批招生120人,为学科布局增添重要拼图。
贯通升级:为打通学生成长通道,他仅用一周时间,高效牵头完成与喀什大学联合申报“建筑工程技术(3+2)高本贯通”专业的艰巨任务,并于2025年4月获批招生40人,实现了人才培养体系质的飞跃。
课程优化:力推课程体系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校内教学压缩至2年,校外实践延长至1年,确保学生“毕业即能战”,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喀理工与喀大开展建筑工程技术(3+2)高本贯通专业联合申报
教学创新育英才
团队赋能:通过“传帮带”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研活动,分享经验,助力本土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双提升,实现校级教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的突破。
教法革新:引入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适应当地学情的方法,积极引进上海后方优质在线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技能认证:成功举办系部首次“1+X”室内设计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显著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土木工程系首次举办“1+X”室内设计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
倾情奉献拓资源
校企桥梁:积极走访企业,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开拓实习与就业渠道。寒假返沪期间仍心系援疆,联系广联达、鲁班等知名企业洽谈合作。
实训破局:为解决实习实训难题,带队深入伽师县职校、喀什技师学院等实训基地调研,为学生争取优质实践平台,力避危险场所实习。
喀什技师学院调研
沪喀联动筑根基
“以院包系”落实者:作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沪喀职教联盟秘书长单位)对口帮扶的践行者,他积极引入上海课程资源与评价标准。
立体化帮扶:构建“援疆教师传帮带、本土教师跟学练、沪喀教师同考评”的成长生态,通过教案检查、课堂观摩、技能竞赛、课程互嵌、教材共编、云端资源共享等多种形式深化交流。
学生共育:促成喀理工学生赴上海城建访学项目。2025年上半年,20名土木学子不仅学习了《装配式建筑施工》等前沿课程,更在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一线工地感悟“工匠精神”,并在四行仓库、庄行暴动烈士纪念馆等地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和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开展线上远程学术交流
参观庄行暴动烈士纪念馆
长远谋划奠基石
土木新楼:主持完成土木工程系教学实训楼的初步设计,经周密规划论证,力求功能、适用、美观、经济平衡,为未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硬件保障。
实训升级:主持申报并获批自治区教育厅200万立项的《装配式钢结构虚实结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将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不足、实习场所与资金短缺等痛点,提升实训安全性与实效性。
土木工程系教学实训楼效果图
人物心声与展望
“援疆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我为自己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感到自豪。”回顾历程,张运涛老师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他不仅用专业知识助力喀理工土木工程系实现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实质性飞跃,更用奉献精神诠释了新时代教育援疆的使命与担当。他的足迹,深深印刻在边疆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他的热忱,持续为喀什噶尔的未来栋梁点燃希望之光。展望未来,张运涛老师表示将继续心系新疆教育,为边疆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原标题:《上海援疆教师张运涛:万里援疆筑梦人,喀理工土木育新苗》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上海援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