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只要上了大学就算安全了,这个观念害死人。大家好,我是赵博源。要知道,今天的大学早已不是90年代的黄金门票。1999年扩招让更多孩子进了大学,文凭含金量被快速稀释。
2023年起,政策重点是优质扩容,只增加“双一流”名额,结果是什么?同样是本科,“双一流”毕业生月薪10827元,普通本科只有6043元,差距比你想象的要大。
国企招聘HR翻简历,第一眼看学校,第二眼看专业,第三眼才看经历。普通本科很多简历根本没机会。学历贬值、教育内卷,本质是剧场效应:有人站起来,你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累,结果没变。
“双减”后焦虑没消失,只是转移,从校外转移到校内,从学科转移到素质教育,从花钱到家长亲自上阵。大多家长焦虑的根本是怕孩子掉队,可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掉队不是没上大学,而是没掌握核心能力。
教育是一种投资,可是家长算过这笔账吗?本科四年学费加辅导加隐性内卷支出,总成本25万以上;高职顶尖专业3年15万左右。但就业落实率,普通本科小于75%,高职大于85%。薪资呢?普通本科非热门专业5800到6200元,顶尖高职王牌专业5400到5800元,差距几乎被抹平。
中分段孩子的最优解是什么?
大学不是唯一解,关键是路径匹配,讲能力建设。普通本科的优点是有学历天花板,能考研读博;缺点是,非热门专业短期就业差,性价比急速下降。顶尖高职的优点在于投入少、就业快,就业率大于85%,专业对口;唯一被吐槽的就是学历天花板低,后续需要继续读职教本科或者专升本。
可很多人忽略了,2022年,国家已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从高职到职业本科到专硕,天花板不再是死劫。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路径已从死胡同变成了另一条赛道。
所以结论很明显,普通家庭的最优解不是盲目卷本科,而是选能力。充分结合孩子的情况,最优解往往是顶尖职校加可上升路径。真正的护城河是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