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万志愿军空缺司令,邓华发急电请粟裕挂帅,毛主席为何断然拒绝

0
分享至



话说抗美援朝那会儿,朝鲜战场上打得正胶着,志愿军百万大军顶在最前线,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1952年春天,彭德怀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回国休养,这下子前线司令员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彭总走后,陈赓暂时接手代理司令员的活儿,他干了两个月左右,也因为旧伤复发加上国内有任务,只能回国。志愿军这支队伍规模那么大,指挥起来责任重大,中央军委得赶紧定人选。

结果,毛主席直接点名邓华来接这个班。邓华当时是志愿军副司令员,早就在前线帮忙出谋划策,可他自己觉得分量不够重,就发电报给中央,建议让粟裕来挂帅。没想到,毛主席看完电报,二话不说就拒绝了。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为什么邓华这么推粟裕?毛主席又为什么铁了心不答应?咱们一步步来捋捋,这里面牵扯到当时的国家战略和军事布局,挺值得细说的。

抗美援朝从1950年10月打响,志愿军入朝后,彭德怀作为司令员兼政委,带着部队从鸭绿江边一路打到三八线附近,经历了五次战役。那些仗打得真叫一个惨烈,美军有空军和重炮优势,志愿军靠着坑道工事和近战肉搏才稳住阵脚。到1952年,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停战谈判在板门店拉锯,前线还是得保持高压态势,不能让美军喘口气。彭德怀1952年4月7日离开朝鲜,回国治病,顺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他的身体本来就扛不住,额头长了个瘤子,影响太大。陈赓接棒后,干得不错,他推广坑道作战,让志愿军在防守时少吃亏。陈赓这人军事才华高,之前在越南抗法时就指挥过边界战役,入朝后还化解过司令部里的紧张气氛。但他身体也不行,旧伤加上劳累,中央还让他回国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是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得他这样的专家去操持。所以,6月底陈赓一走,邓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代理人选。



邓华为什么发电报推荐粟裕呢?这得从邓华自己的情况说起。邓华1910年生在湖南郴州,早年参加湘南起义,长征时当过红一军团团长,抗日时期在太行山指挥游击战,解放战争中率东北第七纵队打过锦州、平津战役。1950年7月,他带第十三兵团入朝,当了志愿军副司令员,一直辅佐彭德怀。

但邓华知道,志愿军这支队伍有135万兵力,指挥起来得是大兵团作战的高手。他自己虽然在前线干了两年,但总觉得经验还差点火候,尤其大战役时得稳得住大局。粟裕呢?那可是公认的军事天才,指挥过淮海、渡江这样的大仗,歼敌上百万。邓华想,粟裕来指挥,三野的老底子部队会更服气,战局也能更稳。



粟裕的资历确实亮眼。他1907年生在湖南会同,侗族,1926年参加革命,1927年南昌起义后转战赣南,井冈山时当营长,反围剿打得有声有色。抗日时在新四军,黄桥战役一战成名,歼灭国民党顽军一个师。解放战争中,他代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孟良崮围歼整编七十四师,豫东、济南、淮海、渡江,全是他一手操盘。毛主席当年就说过,粟裕打仗像下棋,步步为营。

1950年6月,中央组建东北边防军,本来计划让粟裕当司令员,准备入朝。可粟裕身体出问题,高血压和肠胃病犯了,只能去苏联治病。结果彭德怀顶上,粟裕留在国内帮忙筹备,分析美军空中优势,调整后勤和训练方案,为志愿军参战打下基础。1951年9月他从苏联回来,11月任副总参谋长,主管军队现代化建设,从训练到兵种设置,从军事工业到后勤保障,全抓起来。这时候,邓华发电报推荐他,觉得粟裕的大兵团经验正合适,志愿军中很多部队出自华东,能无缝衔接。

邓华的电报发出去,中央很快就回了话,毛主席亲自否决了。为什么呢?其实毛主席的考虑是全局性的,不是简单看谁打仗猛。抗美援朝打到1952年,已经不是开头那股拼劲儿就能解决的,得转向持久战和阵地战。志愿军前线稳住了,国内军队建设更关键。新中国刚成立,军队得从小米加步枪转向现代化,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全得建起来。粟裕作为副总参谋长,正管着这些事儿,他提出的改革意见,直接影响国防长远。要是把他调到朝鲜,国内这摊子就乱套了。毛主席相信邓华能行,邓华在前线已经证明了自己。

彭德怀也多次夸邓华知识广、作战勇敢、建议靠谱。邓华代理期间,继承了彭总的风格,但脾气温和,司令部氛围好多了。他指挥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坚守43天,歼敌两万多,美军飞机坦克全压上也没拔掉阵地。这仗打完,谈判桌上志愿军底气更足。



再说邓华的能力,毛主席不是随便点的将。邓华在抗美援朝全程参与,从第一仗到最后停战,都是他亲历。1951年,彭德怀一度想回国,特意发电报给毛主席,请求留邓华当副职,说他熟悉情况。邓华还主持过反登陆作战,毛主席三次召见他,传授“零敲牛皮糖”战术,就是小股部队打小仗,消耗敌军。

邓华执行得力,志愿军从被动挨打转为主动出击。1952年夏,他正式代理司令员后,指挥夏季反击和金城战役,歼敌几万,稳住了三八线。停战协定1953年7月27日签字,邓华完成了所有后续工作,没辜负中央信任。要是换粟裕来,固然猛,但邓华的稳扎稳打更适合相持阶段。

这事儿也反映出毛主席用人的一贯思路。他看人不光看战场表现,还看整体布局。粟裕留在国内,推动军队改革,1955年授大将衔,继续干到1984年逝世。邓华1954年回国,当沈阳军区司令员,1955年上将,1980年去世。彭德怀回国后任国防部长,1974年逝世。毛主席领导国家建设到1976年。抗美援朝这仗,不只是前线百万大军的事儿,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动员和战略。邓华推荐粟裕,是出于对战局的负责,毛主席拒绝,是为了国家长远。搁现在看,这绝定对头,志愿军打赢了,国内军队也建起来了。



其实,邓华发电报那会儿,志愿军正面临美军夏季攻势。陈赓走后,前线得尽快稳定人心。邓华知道,粟裕的名声在外,三野部队会更齐心。粟裕早年就为朝鲜战备出力,1950年虽没去,但他的方案让志愿军少走弯路。比如,他强调抗空袭训练和后勤保障,直接帮了彭德怀大忙。

邓华推荐他,不是拍马屁,而是实打实的军事判断。毛主席回电时,强调邓华已在前线两年,熟悉地形敌情,调粟裕来反倒要适应期,长远看不划算。邓华接到回电后,马上投入工作,调整部署,坑道工事挖得更深,火力配置更密。结果,上甘岭一仗,志愿军用小代价换了大胜,国际上都看呆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拒绝也体现了中央对人才的统筹。粟裕的副总参谋长职务,不是闲职。他管着军队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引进苏联援助,建军工厂,训飞行员。朝鲜战打到后期,志愿军已能用米格机对抗美军。要是粟裕走了,这些事儿谁接?邓华在前线干得风生水起,1953年春的反击战,志愿军主动出击,歼灭南朝鲜一个师,谈判中多占了有利位置。停战后,邓华还参与中朝联合防御,毛主席的眼光没错。



邓华这人低调,代理司令员两年多,没抢风头,全是为大局。粟裕也谦虚,一辈子两让司令一让元帅,从不争位。毛主席用人,就图这个靠谱。抗美援朝胜利,靠的就是这种集体智慧和战略眼光。要是邓华的建议批了,历史也许不一样,但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站得住脚。志愿军凯旋,祖国安全,军队强大,这才是硬道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近史阁 incentive-icons
近史阁
回眸历史,记我国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谱写现代中国未来新篇章。
4313文章数 2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经营你的治愈拼贴小店!《小小手账铺》开放试玩!

手机要闻

一年半磨一剑!魅族22评测:要做6.3英寸的综合体验旗舰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三人伪装"外卖员""钓鱼佬"窃取军事秘密 详情公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