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雨水多,不少农友田里稻飞虱闹得凶。有农友说,前几天还好好的,转眼田块就“冒白”了。
这虫专挑茎基部吸汁,稻叶发黄、分蘖少,严重能枯死。更麻烦的是,它还带病毒,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跟着来。
雨水冲药、虫藏叶鞘,防治比往年难上不止一倍。
为啥今年虫量涨得快?温度降了正合它意,湿度高虫卵孵化猛。成虫、若虫混着来,危害叠加,打药都得“两头顾”。
参考内容里提过,短翅成虫多,产卵能上千粒,这是要大暴发的信号。前期不控,虫量像滚雪球,分蘖期、孕穗期最容易“攒”基数。现在百丛虫量超5000头,必须立刻打药,晚一天损失多一成。
低洼田、弱苗田更危险,得提前盯着,别等虫满了才动手。打药分两步:先拿敌敌畏、异丙威“急刹车”,再用烯啶·吡蚜酮“稳长效”。
雨水多的田块,推荐吡蚜·呋虫胺配速效药,防效更持久。
喷药有讲究,雨停就下田,亩用120斤水,稻株基部要喷透。有人问,打一次不管用咋办?5-7天后虫口还高,得补治一轮。
药别老用同一种,轮换着打,不然虫抗药性上来,再打就白搭。
去年有农友没及时防,一亩地少收200斤,这账算着心疼。现在正是关键期,雨停的半天、一天,就是防治的“黄金窗口”。虫情变化快,下田多瞅瞅,叶鞘翻一翻,别等成片“冒白”才着急。
具体选啥药,还得看自家田虫龄、抗性,邻居用着好的不一定适合你。稳住虫口,才能稳住稻穗,今年秋粮能不能多打,就看这几天了。
关注我,后续再聊稻瘟病、纹枯病咋防,农忙季少走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