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正积极推进其潜艇舰队的现代化更新,以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并弥补关键的能力差距。
一、 现状与挑战
老旧潜艇退役:现役的4艘“西舒玛”级(209型)潜艇将于2030年开始逐步退役。这些潜艇自20世纪80年代服役,虽经中期升级(如加装“俱乐部-S”导弹和现代传感器),但其平均舰龄将超过40年,且最关键的是缺乏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限制了其水下潜伏时间和对抗现代AIP潜艇的能力。
地区威胁驱动:此举主要为了应对中国规模庞大(超70艘)且不断现代化的潜艇舰队,以及巴基斯坦的海军现代化努力。
战略目标:海军的长期计划是到2035年维持一支由18至24艘常规潜艇组成的舰队。
二、 未来计划与替代项目
印度通过两个主要项目来替换老旧潜艇并扩充舰队实力:
P-75I 项目(核心未来力量)
MDL 与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TKMS)已结成合作伙伴,基于定制的HDW 214型设计竞标。
项目建议书征求书(RFP)已于2024年7月发布,谈判在2025年初取得进展。
预计首艇交付时间为2031-2032年,到2035年预计交付3-5艘。
规模:耗资约52亿美元,计划建造6艘先进潜艇。
关键技术:核心要求是配备AIP系统,能显著延长水下续航时间(报道中提及的TKMS方案号称可达18天)。
合作模式:采用战略伙伴关系模式,由外国 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与印度本土船厂(马扎冈船坞有限公司 MDL 或 拉森特博洛公司 L&T)合作建造,本土化率要求超过60%。
P-75 项目(现役补充与过渡)
现状:该项目的“卡尔瓦里”级(法国“鲉鱼”级)潜艇已有5艘服役,第6艘“瓦格希尔”号2024年服役。
后续计划:正在商讨追加订购3艘该级潜艇,这3艘将配备印度国产的AIP系统,旨在填补P-75I项目潜艇完全服役前的战力空窗期。
三、 舰队未来构成展望
平稳过渡:计划先将退役的“西舒玛”级潜艇转为训练用途,以保留机构知识并避免出现战力空白。
2035年目标:通过P-75项目和P-75I项目的新潜艇入列,加上现役的8艘经升级后可服役至2030年代的“辛杜戈什”级(基洛级)潜艇,印度海军计划在2035年将常规作战潜艇数量增至12至14艘。
2040年远景:长远目标是到2040年,拥有24艘常规潜艇和6艘核动力攻击潜艇(SSN)。
总结:印度海军正处于水下力量的关键转型期,通过退役老旧平台和大力推进本土建造与国外技术相结合的P-75I和P-75项目,旨在打造一支数量更多、技术更先进(尤其是普遍装备AIP系统)、更具威慑力的现代化潜艇舰队,以巩固其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地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