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国第一批“丁克”已到晚年,30年后他们没有后代,如今怎样了?

0
分享至

“养儿防老”的理念在当下社会依旧根深蒂固,对于多数家庭而言,“儿孙满堂”仍是衡量家族幸福的重要标志。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背离传统,成为“丁克”一族。作为我国最早一批选择不育的群体,他们如今已步入暮年,生活状况如何?是否对当初的决定产生过悔意?

“丁克”通常指的是拥有稳定收入但选择不生育子女的夫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部分家庭开始尝试这一生活方式。



如今,这些家庭已进入晚年阶段。他们是否过得安逸?是否曾后悔当初的选择?他们又将如何面对人生的下半程?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做出抉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延续香火被视为人生的重要任务。结婚成家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必经之路。



然而,当步入生育阶段时,有一部分人却选择止步于此,成为“丁克”群体的一员。

传统观念中,传宗接代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丁克”家庭的决定无疑需要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



对于这些夫妻而言,选择不生育,意味着必须具备坚定的内心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以应对来自各方的质疑与非议。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的提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医疗和教育条件的显著改善,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几十年前的农村,一个家庭拥有五六个孩子并不罕见,但随着时代变迁,兄弟姐妹的数量逐渐减少。

过去,多子多孙被视为福气的象征,但随着社会进步与思想解放,这种观念正悄然发生转变。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供养众多子女接受教育几乎不可能,往往导致家庭陷入贫困循环。

例如,祖父辈可能尚有家底支撑,但若生育五六个子女,从衣食住行到婚嫁成家,都会逐渐耗尽积蓄。



在农业社会中,孩子多意味着有更多劳动力参与农活,但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模式已难以维持。

改革开放后,思想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家庭开始重新审视生育的意义,“丁克”家庭由此应运而生。



在这一特殊历史节点,选择成为“丁克”并非偶然。他们目睹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无子女生活的轻松自在。

他们开始思考,是否必须承担养育下一代的责任,这一思潮逐渐演变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如何养老

首批“丁克”家庭在当时无疑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即便在今天,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许多人批评他们自私、缺乏责任感,认为他们不愿承担为人父母的义务,只顾个人享乐。

在传统观念中,繁衍后代是家庭的必经之路,“丁克”自然被视为异类。



“没有孩子,谁来为你养老?”这是反对“丁克”最常见的理由,也是许多人放弃这一选择的原因。

没有子女的牵绊,夫妻二人可以专注于自身生活,不必为孩子的教育、婚嫁等问题操心。



前半生的自由自在令人羡慕。但谈及是否后悔,答案并非单一。

有人无悔,也有人懊悔。自由的前半生让他们免于家庭纷扰,但步入老年后,孤独与疾病却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



当同龄人享受子女的陪伴与照料时,他们只能彼此扶持。若夫妻双方同时患病,无人照料的困境更令人唏嘘。

此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老无所依”的滋味,但并非所有“丁克”都会后悔。



若能在步入老年前做好充分准备,便有可能安然度过晚年。既然选择了自由,就不应为缺乏子女照料而苦恼。

由于无需承担子女的教育与生活成本,“丁克家庭”的经济压力普遍较小。因此,提前储蓄是关键。



此外,退休前应规划好养老金,购买合适的医疗保险,适当进行稳健理财。

最后,选择合适的养老环境同样重要。养老院虽是不错选择,但需提前考察,关注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服务态度。

结语

随着时代进步,“丁克”虽在我国尚未被广泛接受,但未来或许会有更多人选择这一生活方式。是非对错无法由他人评判,只要无悔于心即可。

尽管许多“丁克”在晚年感到孤独,但既然享受过自由,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而不后悔的群体,则需提前规划,为自己铺好后路。



尽管医疗与社会保障不断进步,但当前社会环境仍不利于“丁克”生存。因此,选择这一生活方式需要极大的勇气。其中的苦乐,唯有亲身经历者才能体会。

参考:

环球网:中国首批丁克家庭已步入晚年 该如何安享晚年生活? 2019-12-20齐鲁壹点:晚年膝下无子是啥感觉?第一批丁克已退休 2021-04-1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恭喜,王楚钦迎喜讯,官宣决定,妈妈担心大事解决,孙颖莎期待

恭喜,王楚钦迎喜讯,官宣决定,妈妈担心大事解决,孙颖莎期待

东球弟
2025-09-15 12:19:01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泸州一国企原董事长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泸州一国企原董事长被查!

泸州那点事
2025-09-15 14:05:18
“大幅降息”要来了?美联储,突发!

“大幅降息”要来了?美联储,突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5 18:38:10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全网厌恶的“海底捞讨蛋糕”事件:病态家长,能带出多没教养的娃

嫹笔牂牂
2025-09-13 07:40:32
福耀大学50名新生赢麻了,入学即锁定百万年薪!开学典礼展露前途

福耀大学50名新生赢麻了,入学即锁定百万年薪!开学典礼展露前途

轩逸阿II
2025-09-13 12:46:46
杨澜:我与老公早已无爱,若继续再在一起,对彼此都是很不公平的

杨澜:我与老公早已无爱,若继续再在一起,对彼此都是很不公平的

今墨缘
2025-07-22 15:41:02
惨!《赴山海》开播6集就被“匆匆抬走”,3亿大投资要血亏出局

惨!《赴山海》开播6集就被“匆匆抬走”,3亿大投资要血亏出局

星宿影视鸭
2025-09-14 16:14:52
名嘴质疑莎莎夺冠含金量:王曼昱是单枪匹马,自己一人没教练

名嘴质疑莎莎夺冠含金量:王曼昱是单枪匹马,自己一人没教练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20:18:08
运20超过了100架,中国从俄罗斯,为什么又要进口伊尔76?

运20超过了100架,中国从俄罗斯,为什么又要进口伊尔76?

阿芒娱乐说
2025-09-15 16:08:28
年过75岁,最舒服的活法是满足这十条,第七条有80%的老人做不到

年过75岁,最舒服的活法是满足这十条,第七条有80%的老人做不到

情感大使馆
2025-09-01 13:50:21
山西最低温降至10℃!刚刚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阵风7级以上!

山西最低温降至10℃!刚刚发布雷暴大风蓝色预警,阵风7级以上!

鲁中晨报
2025-09-15 11:51:03
母亲60大寿逼我给弟买房, 我-“问问爸, 我俩谁是亲生的”

母亲60大寿逼我给弟买房, 我-“问问爸, 我俩谁是亲生的”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13:06:28
生前活活饿死没人问,死后2年18好友来哭坟

生前活活饿死没人问,死后2年18好友来哭坟

韬闻
2025-09-14 14:47:42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十大元帅逝世顺序排名,林彪第三,彭德怀第五,首尾都是林彪搭档

大运河时空
2025-08-28 16:45:03
2亿鼻炎患者买爆这款创新药!

2亿鼻炎患者买爆这款创新药!

动脉网
2025-09-14 08:08:42
施罗德:并不想和诺维茨基比谁是德国GOAT,我只是尽我所能

施罗德:并不想和诺维茨基比谁是德国GOAT,我只是尽我所能

懂球帝
2025-09-15 08:47:05
收缩型城市要撤并?官方首提这个可能,138城中枪,接下来咋办?

收缩型城市要撤并?官方首提这个可能,138城中枪,接下来咋办?

诗意世界
2025-09-14 23:08:36
大S遗产落锤:具俊晔背2.3亿债,汪小菲孩子坐拥百亿存款

大S遗产落锤:具俊晔背2.3亿债,汪小菲孩子坐拥百亿存款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4 10:54:27
39.9℃!大雨、暴雨将抵福建

39.9℃!大雨、暴雨将抵福建

鲁中晨报
2025-09-15 14:55:06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河南一邪教头目自封“玉皇大帝”:奸淫妇女10人,敛财超500万元

界面新闻
2025-09-15 08:37:27
2025-09-15 21:04:49
青梅侃史啊 incentive-icons
青梅侃史啊
我,不值得关注,可你偏偏来了
1489文章数 13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两周 新旧车都在涨价

头条要闻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两周 新旧车都在涨价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