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猫姐
图片 |网络
本文字数 |1537
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255个故事
01
年轻的时候没有概念,特别是在念书的时候,好像大家所处的环境都差不多,第一次经济定型是在毕业后,才体会到了人生的参差。
而普通人,通常在35岁左右走向稳定的趋势。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说人在出社会后三年其实就已经停止进步,仔细想想说的不无道理,我们很多人,这辈子的指导思想,基本能力,生涯规划,统统诞生在早期的那几年。
那几年经历了什么,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个人是什么样。
你们想想,考公考编的最晚年龄也是35岁,这个岁数,是在给普通人最后的机会,越过中年阶段,很多人的人生就逐渐定型稳定了。
人的一生大概有这么几次分水岭,1岁之前,20岁左右,35岁左右,50岁左右,在这几个阶段中,我们最有可能改变的就是35岁左右了。
1岁之前,家庭决定过什么样的童年。
20岁,有没有考上全日制大学,决定了人的圈子和就业方向。
35岁,人生基本就定型了,工农商吏,不会有太大的变动,隔行如隔山。
50岁,人不会再有特别强的欲望了,后半生基本已经确定了。
35岁,就是人生的分水岭。
超越35岁的人甚至不在招聘职位的考虑范围内,哪怕你的学历再高、你的经验再丰富,就算能找到工作,但也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如愿。
所以大部分会赶在35岁之前拼命的找很多路子,我并不是在这传递年龄焦虑,而是这个现实就是如此
你们回头看看身边超过35岁的人现在在做的工作,要么是自己当老板了,要么是早就实现财富自由了,这类人往往更有选择权。
当然,大部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还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奋进,但事业也都是马马虎虎,这个时代,对一部分年龄段的人开始不太友好了。
我有个同事,前两年刚满30岁,他毅然辞掉了工作,开始一门心思的考公考编,他知道这个窗口对他开放的时间不多了,就这么两三年机会,趁着这会儿还能赶上末尾车,就抓紧上车。
或许,35岁之后,他自己也就死了这条心了。
02
之前看到了一段话:一个人至少要在社会上折腾七八年,才会基本成熟。19岁进入了社会,26岁左右就成熟了;24岁进入社会,30岁左右才会成熟。
再有几年拼搏时间,就到了人的固化定型阶段。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经验好自己最宝贵的这几年时间,或许找对方向,后半辈子会过得很轻松,毕竟每个人的财富窗口都是不固定的,得看每个人遇到的机会和资源。
比如说,我身边有很多人想要自媒体但没什么起色,一是没有野心,二是思想不够解放,拿老陆本人来说,他做自媒体已经两年多了,本身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他一开始选的赛道是旅游、攻略类。
但他没有太新的创意,写出来的文案也都是浓浓的一股AI味,拍摄的照片虽然很精心,但大部分也都是网上万人拍过的,相同视角的照片,除了这些之外,他几乎没有其他的新创意。
整整两年多了,粉丝依然停留在四位数,也没变现,也没收入。
我跟他提过建议,有的人几年时间就可以成为赛道里的顶流,广告费接到手软,也有很多人坚持几年后没有什么起色,最后又默默放弃了,说白了,如果一个人不懂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很难超过别人的。
做自媒体的方式千千万,想要突袭出来,一个创意是必不可少的,这么多人都在刷图文、视频,有的内容会让人停留,而有的内容一秒都不想看,那试着让自己的内容成为独一份,大胆点,迈出去第一步才有成功的苗头。
有时候,想要自己跨出舒适圈,就千万不要扭扭捏捏,大胆点。
很可怕的,35岁之后,人生残忍度乘以10倍,一定要运营好自己的这几年,尽量多学点,有精力的情况下,去获取点资源和人脉,学习点小众的技能,千万别躺着、待着、什么都不想动。
年轻时,行动至上,用思考的时间去实践,一些社会真相是,越早觉醒越有利。
关于我
这是一个小号(老陆是我老公)
我现在是文字职业者
也是个刚怀孕的孕妈妈
写作、阅读、情感体会及成长感悟
我的另一个账号:爱吃糖的猫cat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你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