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扩张重塑印太格局
这些年,解放军的导弹库存像开了挂一样快速增加,东风系列导弹射程越来越远,覆盖范围直达第二岛链。美军那边,太平洋空军司令凯文·施奈德上将在2024年9月17日的空军协会会议上就直言不讳,解放军的这些导弹体系强化了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让美军传统的航母群和固定基地成了高风险目标。
以前美军靠着集中力量投射威慑,现在呢,解放军的东风-21D和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能从几千公里外锁定海上目标,航母再厉害也得掂量掂量。施奈德提到,解放军导弹数量和射程的提升,直接针对美军的空中和海上行动,逼得美军得重新想办法。
其实,这不是空穴来风。解放军从2010年代就开始大力发展这些远程打击手段,高分卫星和北斗系统提供精准侦察,导弹发射后轨迹调整自如。美军情报显示,到2024年,解放军火箭军库存已大幅扩充,各种类型导弹结合使用,形成层层防御网。
关岛这样的第二岛链基地,过去是美军前沿,现在在东风-26射程内,随时可能被覆盖。施奈德在演讲中强调,解放军这些能力让亚太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美军如果还死守老一套,正面硬碰硬的风险太大。解放军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更是让现有反导系统捉襟见肘,速度快得防不胜防。
美军过去依赖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巡航时耀武扬威,但现在解放军的反舰导弹让这种模式失效。2024年上半年,美军航母在菲律宾海演练时,就得小心避开高威胁区。解放军在家门口构建的体系,核心就是导弹和侦察结合,远程弹道导弹加上反舰巡航导弹,覆盖第一和第二岛链。施奈德说得很清楚,美军得承认这个现实,解放军的军力积累足够强,传统威慑方式不管用了。
分布式部署转向游击应对
面对解放军的导弹威慑,美军开始推分布式部署和敏捷作战就业的概念,施奈德上将在那次演讲中直说,美军不能再靠大基地,得像游击队一样分散力量,利用多个临时地点行动。
他强调,这种模式的核心是避免把所有力量搁在一个篮子里,战时飞机和人员快速转移到公路跑道或偏远岛屿,稀释解放军的打击目标。施奈德指出,美军需“靠地点而不是基地”,通过多轴线投射空中力量,保持灵活性,伺机集结反击。
美军从2020年代初就讨论敏捷作战,但到2024年,施奈德把它摆上台面,针对解放军的A2/AD体系。解放军导弹射程远,侦察网密,美军集中部署容易被一锅端,所以分散成关键。
施奈德在演讲中描述,美军计划修复太平洋二战旧机场,如天宁岛和帕劳,争取菲律宾、澳大利亚的临时基地使用权。战时,F-35战斗机从这些点起降,避开主基地的火力焦点。解放军的东风导弹虽强,但分散目标让其难以全覆盖,美军希望借此保留生存空间。
施奈德强调,这种游击式应对是保持领先的办法,美军空中力量需适应高威胁环境。2024年9月前,美军已调整训练,模拟从非传统节点起飞,快速机动。解放军导弹体系强大,但美军分散能让攻击火力分散,保留部分反击能力。
施奈德说得很实际,解放军火箭军库存多,射程广,但美军通过盟友合作,拉长轴线,就能拖延时间。菲律宾克拉克基地、澳大利亚达尔文,这些地方将成为备用点,美军设备运过去,随时启用。
不过,这策略也暴露美军劣势,施奈德承认,正面打不过,得转弯子。解放军在家门口,补给短,美军跨洋而来,分散后协调更难。但施奈德还是推这个,称它是必要转变。
2024年下半年,美军与盟友联合演练,测试分布式模式,飞机从多个点涌入太平洋。解放军的导弹虽能覆盖关岛,但小岛分散让精确打击变难。施奈德在演讲尾声重申,这种模式让美军能在对抗中生存,等待合适时机集结。
美军高层已讨论几年,施奈德上任后加速落实,2024年空军计划中,敏捷部署成重点。解放军导弹让传统模式失效,美军得学着化整为零。施奈德的话接地气,直指问题,美军需灵活应对解放军的强大体系。这转向反映现实,解放军军力足够,美军战术调整是无奈之举。
后勤难题制约战略执行
美军推分布式部署,听着有道理,但实际操作中后勤问题一大堆,专家们直指这概念不接地气。2025年上半年,“重返太平洋”演习测试这些,7月10日到8月8日,涉及420多架飞机,多国部队参与,但补给链拉长成瓶颈。
F-35分散到小岛,燃料弹药运送难,海上线路易被解放军封锁。专家分析,美军补给依赖太平洋岛链,战时解放军卫星和无人机侦察,能轻松锁定船队,东风-26和鹰击-21导弹覆盖广,运输机也面临歼-16携带远程空空导弹的威胁。
“重返太平洋”演习中,美军模拟涌入太平洋,C-17运输机卸设备到帕劳,但后勤船队在演练中多次“被击沉”,暴露问题。施奈德在演习后总结,指挥协调延迟,分散单位信息传递慢,像散沙一样无力。
美军指挥体系高效,但多点分散后,集结难,单个目标易被逐个击破。2025年3月国会听证,施奈德承认盟友基地重要,但菲律宾谈判中,使用权有限制,后勤保障跟不上。
解放军封锁能力强,2025年东部战区演习,导弹部队机动,覆盖第二岛链,美军运输线脆弱。专家指出,F-35需恒温维护,小岛条件差,零件供应拉长数十倍。“重返太平洋”演习教训清楚,补给船上不去,分散再多也没用。美军五角大楼讨论多年,却未全面执行,2025年下半年继续测试,但核心障碍在。
这种困境源于解放军战略优势,导弹体系难以逾越,美军战术变动难逆转。施奈德的话虽直白,但现实是解放军投入大,力量对比客观倾斜。美军无敌日子过去,分布式模式纸上谈兵多,实际执行掣肘多。亚太平衡已定,解放军在家门口稳,美军调整是认清形势的表现。
总的来说,美上将的直言反映了印太军事的真实变化,解放军实力摆在那,美军得想新路子,但路子走得通不通,还得看实际。解放军的进步是实打实的,美军策略转向是必然,但后勤和协调这些硬伤,不是说改就改的。
未来印太格局,解放军优势明显,美军游击想法虽有,但执行起来步步维艰。这事说白了,就是力量对比决定了方向,解放军继续强,美军继续调,整个局面就这样慢慢演变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