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吕璐,今天我们聊聊金砖峰会莫迪缺席的事儿。
俄总统普京结束访华5天后,金砖线上峰会8日召开,其中中俄领导人都出席了视频峰会,这也意味着他们时隔5天再次见面。而令人意外的是,向来以高规格出席金砖峰会的老邻居印度,却罕见缺席了本次峰会。
莫迪
根据美媒彭博社的报道,印度外交部证实,印度总理莫迪将不会出席本次金砖领导人线上峰会,转而由印度外长苏杰生代替参会。美方分析认为,这个举动较为罕见,莫迪向来在金砖峰会中比较活跃,况且此次峰会是线上形式,他不出席可能与美方的压力有关。
近期美国对印度的经济施压异常严苛,以印度倒卖俄罗斯石油谋利为由,向印度产品征收50%的关税,这一举动直击印度经济命脉。要知道,去年印美贸易额已达1200亿美元,美国也是印度最大的半导体设备进口来源国。
也是因此,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乐观的估计,在制裁压力下印度撑不过两个月。他表示,预计印度一两个月内就会主动找美国重启贸易谈判,并且他们会向美国和美总统特朗普表示歉意。
美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我觉得,卢特尼克未免想得过于乐观,印度在外交场合中一向比较看重“尊严”,不太可能美国一威胁就低头,更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威胁就不来参加金砖峰会。
实际上,印度的举动可能是因为在金砖核心议题上存在一些自身立场差异。比如在金砖国家“反对美国关税霸权”的立场上,印度担心此举会激化与美国的贸易矛盾。而在本币结算和俄罗斯主推的金砖国家货币体系方面,印度也持保留态度。
印度去年也在金砖峰会上推过“卢比结算机制”,但印度的贸易规模和货币信用不足以支撑区域结算需求,所以现在印度更倾向于推动“多币种平行结算”,而非以人民币或卢布为主导。
印度外长苏杰生
此外,在金砖扩员至13国后,印度在机制中的话语权相对下降。去年南非峰会期间,印度就对沙特、埃及等新成员的加入持谨慎态度,担心自身“全球南方领导者”地位被稀释。
其实,印度在金砖机制中的“选择性参与”早已形成模式。自2019年以来,印度多次以“技术原因”缺席金砖财长会、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等次级机制,转而通过外长级或特使级参与维持存在。这种“高层缺席、中层参与”的策略,也是为了所谓的“平衡”。
印度这种动向在参与上合组织会议中亦有体现。比如去年上合防长会期间,印度就反对在联合声明中提及中巴经济走廊。类似地,印度在金砖峰会中通过外长苏杰生的参与,既避免完全脱离机制,又为未来谈判留有余地。这种“在场但不承诺”的策略,被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称为“风险可控的多边主义”。
莫迪和特朗普
所以,印度的缺席本质上是自身认为的“战略自主”理念与现实利益博弈的产物。通过选择性回避试图在中美之间维持“等距平衡”,同时为国内政治争取操作空间。然而,这种战术性调整可能带来信任流失,损害印度在全球南方中的领导力等长期代价,印度需要好好掂量掂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