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媒体《1945》最近放出消息:中国的004型核动力航母计划可能要“黄了”。他们列出一堆理由——技术门槛高、烧钱太猛、战略上没必要,听起来好像咱们造核航母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技术方面,美媒说得倒也不算全错。核动力航母确实是个“大工程”,不光反应堆技术难搞,整个航母的使用逻辑都和常规动力不一样。好比开惯燃油车的人突然换纯电,充电、保养、续航焦虑全得重新适应。中国花了十几年摸索出“辽宁舰”“山东舰”那一套运作体系,如果硬上核动力,等于推倒重来。
钱更是个现实问题。咱们的福建舰造价大约500亿人民币,而美国“福特号”接近150亿美元——贵了整整一倍还多。核动力航母就像海上吞金兽,光是建成就得砸进去天文数字,更别说后期维护、换料、处理核废料这些无底洞。
最关键的是,美媒认为中国“用不着”核航母。现阶段咱们海军活跃范围主要在亚太和南海,福建舰这种8万吨级的常规动力航母完全够用。不像美国满世界搞“自由航行”,需要核动力那种近乎无限的续航力。
但话说回来,如果把中国海军的目标仅仅定在“看家护院”,那可太低估我们的深蓝梦想了。
中国早就不满足于近海防御。从055大驱到福建舰,中国舰艇“下饺子”的背后,是一条清晰的远洋战略路线图。南海只是起点,而非终点。
更何况,中国的核工业实力早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华龙一号都出口海外了,造舰用反应堆并非遥不可及。我们没造核航母,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不急”。
有一种观点甚至认为,中国可能是眼下除了美国之外最“不希望”美国突然垮掉的大国——因为一旦全球秩序失去维持者,中国必须有能力顶上去。而核动力航母,恰恰是全球力量投送的核心标志。
那为什么至今还没见中国核航母的影子?答案其实很现实:饭得一口一口吃。
中国2012年才有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7年才能独立造出山东舰。从改装到自建,从滑跃到电弹,我们已经跑得够快了。要知道,美国从第一艘航母到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中间隔了整整四十多年。
航母研制周期往往长达十到二十年,现在看到的福建舰,很可能是二十年前就开始规划的产物。那时候刚掌握航母技术的中国,选择更稳妥的常规动力路线,完全是理智之举。
但未来呢?没人敢说中国永远不造核航母。或许就在不久的某一天,一艘带有浓郁实验性质的“中国版企业号”就会悄然现身船台。到那时,今天的种种猜测,都将迎来最终的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