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读者问我,如何学习写作?还有人说,子木老师,觉得你的文字很安静,但就很有力量,有节奏?怎么做到的?
今天把答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
写作,早期并非我所擅长,而是深受一段话的启发,记忆深刻:
写作,是一个人深度思考的过程的外化(externalized thinking)。
纯粹的脑内思考链路很短,大部分有沉淀厚度的思考都是写出来的。而了解别人的写作和创作方式,也就是了解他的脑内世界的思考方式,这是一个非常能揭示一些有价值思考的侧面切入点。
我带着这个理解,去读书,不是读作者的文字,而是读作者的思想,他为什么这么写,他这么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能学到什么?
大有裨益。
慢慢地,突然有一天,我也想写了。想把每天思考的内容,分享给身边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一直有那么多渴望学习,渴望知识的人。
我希望把自己的理解,送给大家,独乐不如众乐。
为什么写文章有节奏感?
其实是当初读到村上春树的一个故事,有所启发。
他说他真正学会写作,是从买了一台打字机开始的。因为不会使用,所以非常笨拙,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敲。
以至于他放弃了复杂的形容词和修饰词,只有简单的语句。结果惊喜的是,他最简单的文字,反而是他一生中,写出最美的文字。
这就是大道至简。
最好的文字,就是最简单的。
我的文字非常简单,喜欢多断句,最好四个字一个逗号。
因为这样,方便大家阅读,读者读得舒服,能把一个事情理解明白,这就是不错的写作。
所以没有什么高超的技法,就是把你内心想说的写出来,越简单越真诚,身边的人就会跟你同频共振。
第三个是,个人品牌化。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
有人通过拍照发朋友圈,有的人通过唱歌软件发作品,有的人喜欢写作,发文章。
这些媒介,都是向外传递自身价值的桥梁。
为什么,有人说,读了我的文章,就觉得我坐在了他的身边,在做一次灵魂对话,比较有亲切感。
这是因为我的品牌设计,就是接地气的、幽默的、但又理性自然的。
当然有些品牌,则需要高大上,需要精致感,需要有逼格,比如奢侈品,爱马仕、宝格丽这些,太接地气,就肯定卖不上价格。
他们要永远保持一种高高在上,让你攀不起的状态,刺激人们追求的欲望。
但无论是接地气的还是高大上的,要想把品牌做好,就一定要专注于“细节”。
我特别喜欢吃回家路上小吃街的一个煎饼摊。
这家煎饼摊是我偶然发现的,为什么喜欢,因为60多岁的大妈,每次笑眯眯的,很精神,很干净。
不锈钢操作台,永远用白色的抹布,擦得锃亮,鸡蛋壳、蔬菜叶、包装袋都被放在不同的分类垃圾筐里。
这跟其他摊位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因为摆地摊主要是为了效率,大多数摊主,在高峰期都是乱扔的,尤其是炒饭的摊主,炒起来,米粒四溅。
而这位大妈,永远不紧不慢,做着自己的活儿。
有一天我打趣到,您这每一张煎饼做完,都要擦平台,这样比别人慢了很多,不就赚钱少了嘛。
她说,不要紧,大家总觉得路边摊不干净,我就想把它首先做干净 了,食材用最新鲜的,台子每次都擦干净,年轻人不容易,在外面吃坏了肚子,我也心疼,因为我也有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
你看,这就是品牌化。
当所有人这么做的时候,你能遵于本心,把细节做好,把品质做好,问心无愧,那就是品牌具像化,你将永远有一批赏识你的人。
在生活中,其实分化也比较明显。
有的人站没站姿,坐没坐姿,穿得稀松邋遢,鞋带开了也不系,吊儿郎当,看吧,这人很难把事情做好,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可以敬重的事情,他不珍惜自己的品牌。
个人品牌,不是跟别人看的,是自己对自己的交付。
无不良爱好,与人为善,做事努力,精神丰富,最好还喜欢学习,这就是不错的个人品牌。
基于此,再去眼神,工作可以品牌化,创业也可以品牌化。
比如,子说一点,也是一个品牌。
每次推送的封面图片,是我之前用AI生成的,我当时键入的提示词是:一个纷乱的世界中,有一颗太阳,指引着人们向前而行,传递温暖,传递力量,要抽象一些。
很多读者一看这张图,就情不自禁点进来了,看完文章,对一件事背后的逻辑都清晰了,每天都在提升财商和认知,这就是品牌化的本意。
还有子说一点的标语:世间没有真相,只有认知。
这句话富含深意,真正能理解透,绝对是高手,我相信,每天都有人在悟道的路上,慢慢明白认知的重要性。
还有我今年用了半年时间,在打造一个品牌,“子朴”。
今天在大号推送了最新文章,简单讲了一下。之前在星球里,让读者猜过意思,其实已经八九不离十了。在此特别感谢。
其实这个名字我想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翻《道德经》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个字。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意思是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心和欲望,抛弃世俗的学问,人应该回归本真自然,才能免于忧患。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虽然微小,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天下没有谁能使它臣服。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
欣喜若然,这不就是我想要的表达吗?
质朴无华,归于本真。
名字有了以后,开始去找能写出这两个字的先生,我没有找这个行业的名人朋友,而是请了一位笔法精湛的读者。
这也是归于本真,本真的才是最好的,因为读我文章的人,他对我想做的品牌会有深刻的理解。
然后归于自然,去武夷山研学茶道,从种植、制茶、品鉴、包装、物流,全链条去深度体验,去追寻,好茶的定义。
最后发现,依旧是,纯天然的原始原料+质朴无华的古法工艺。
之后又请一位画艺精湛的读者,在包装礼盒上,作图。
崇山峻岭之间,一位背着采茶人,向上攀爬。
这是每个人,人生的寓意。我们始终在跌宕起伏的山峦间,行走,忽高忽低,忽陡峭忽平缓,但我们始终不忘走向远方,追寻自己的价值,攀过高峰,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我走访了20多家包装店,终于找到了开合方式最简单最舒服的样子,放大喝茶的仪式感,在背后,写上对这款茶最真诚的评价(每一款茶,背后都有一首诗)。
金骏眉,不叫金骏眉,起名“金程似锦”。
水仙,不叫水仙,起名“古枞幽香”。
大红袍,不叫大红袍,起名“大展鸿图”。
肉桂,不叫肉桂,起名“桂势凌云”。
子朴有三个系列,归真、守拙和朴藏。归真是口粮茶,守拙是精品茶,朴藏是高端茶。
不要追随市场定式,也永远不要跟别人一样,保持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创新,做出差异化,才是品牌的生命力。
当然最终还要归于本质,即使是口粮茶,品质也一定要远超于预期。
所以这次我找的供应链,也是当地非遗传承人,获奖无数,而且是藏于民间的高人,聊了很久,才愿意出山。
当然奖是一方面,更多是遵于本心,遵于自己的品鉴能力,遵于对用户的责任意识,所以一直在想办法,如果用368的品质,对标市面的千元好茶。
最终,子朴可能还会有线下实体店,我会在店里,放置茶叶、陈皮、冬虫夏草、海参等等产品,主打健康养生,可能还会在旁边,融入茶空间,读书角,还有公益讲座,帮读者解决生活的困扰,财富的困扰。
把我喜欢的一切,都融入“子朴茶舍”,做成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品牌,传递更多的价值,很期待这个时刻的到来。
最后用办公室的一张照片结尾,人生如茶,终有回甘。
新茶有新茶的清香,老茶有老茶的韵味,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美感。
我们始终保持,大道至朴,保持初心,顺势而为,利他无我,就会收获一段美好的人生。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陪伴,让我们一起感受美好,陪伴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