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今天早上,“ 夫妻与他人合租期间生娃被要求搬离 ”事件的双方和解了。
重点有2个:
1、租客夫妻,决定为其家人寻找新的、更合适的住所;
2、合租室友,同意给予该夫妻更宽松的时间去寻找新住所。
双方就过渡期内房间内公用空间的使用、生活费均摊等问题达成共识,并承诺尊重彼此生活作息规律。
所以你看,这件事冲突并最终和解的双方,自始至终都是两方租客,而非平台。
但热搜和新闻的中心却是这对夫妻和平台,站平台的角度还真挺冤枉的。
其实最终也挺冤,因为平台承诺,“在过渡期内,自如对各方进行适度补贴。”
这可是得花钱的。
没办法,谁叫这件事上热搜,成舆论焦点了呢?与其平台深陷舆论,花这点钱维护品牌公关形象还是值得的。
这就是所谓的大公司的社会责任吧。
02/
有人将这件事解读为“契约精神”,我看大可不必。
契约在这件事里,只是一件被拿来使用的工具,以达到某种目的。
什么目的?迫使这对夫妻搬走;
谁的目的?合租室友。
原因很简单,在夫妻俩生孩子这件事里,合租室友的利益受损了,同时没有补回来,或者补不回来。
这对夫妻有表示过补偿的意愿,有商量出双方满意的补偿方案吗?
我们不知道过程如何,但很显然,双方谈崩了。
当然也有可能室友就没去谈,直接对接的平台,但你要知道,这时候平台一般也会在中间充当和解角色的。
总之最终结果仍然是双方谈崩了。
道理讲不通就只有规矩了。
那么规矩其实很简单,因为有合同在,基于契约精神大家照着办就可以,这是为什么后面会出现平台通知这对夫妻限期七天搬离这件事。
一般人大概这时候也就搬了,但这件事却上热搜了,而且标题是“平台限期三天搬离”,把冲突方从“合租室友”悄悄转为“租房平台”,那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不想讲规矩,而想讲情义了——利用舆论绑架平台。
为什么挑的是平台而不是室友?
因为他们很清楚,舆论场上谁弱谁有理,在这件事上室友吃了闷亏是弱势方,碰瓷只能碰平台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我跟你讲利益,你跟我讲情义;我跟你讲情义,你跟我讲道理;我跟你讲道理,你跟我讲规矩;我跟你讲规矩,你又蛮不讲理。
说的就是这种。
合租最麻烦的就是碰到难搞的室友,从已知的信息看,我怀疑这对夫妻就挺难搞的。
03/
我是觉得媒体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去谈什么“契约优先”还是“人情至上”挺没有必要的。
因为这件事自始至终都不是租客与平台之间的矛盾,它只是被某些人可以引导成我们看到的样子而已。
幸好是大部分网友人间清醒,没有被带偏。
大部分留言都在说“合理,要有契约精神”,“影响其他户的正常休息了”这些。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舆论风向不是这样,而是更支持这对夫妻,那现在他们还会搬吗?
答案很明显。
让这件事上热搜的目的本就是如此,只不过他们可能万万没想到,网友们并不买他的账。
给网友们点赞!
全文完,欢迎 在留言区写下您的看法 ,谢谢阅读!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