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这个曾在厦门工厂创造每秒下线 1 台 PC 奇迹的美国科技巨头,此时正面临着成立以来最严峻的中国市场危机。
![]()
2023 年在华 PC 出货量暴跌 44%,2024 年第二季度跌出中国市场前五,全球范围内裁员超 1.2 万人。
从曾经的 “中国速度” 标杆到如今的战略收缩,戴尔的坠落轨迹与其坚持多年的 “去中” 策略密不可分,最终不得不吞下被中国市场 “教做人” 的苦果。
战略迷航:从 “在中国为中国” 到供应链大撤退
时间回到 2015 年,戴尔大中华区总裁黄陈宏高调宣布 “在中国,为中国” 的 4.0 战略,承诺 5 年内投入 1250 亿美元,直接或间接支持 100 万个工作机会。
信息来源 2015.09.14 至顶网
![]()
2015年新闻报道
彼时的戴尔正享受着中国市场的红利,厦门工厂年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 10%-12%,成都工厂首创的工单式报关模式还成为全国范本。
但谁也没想到,短短八年后,这家企业会走上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的道路。
戴尔的 “去中” 战略并非一蹴而就。
![]()
资料图
2023 年初,公司率先抛出激进计划:要求供应链在 2024 年全面停用中国大陆制造的芯片,包括外资企业在华生产的产品,并计划到 2025 年底将 50% 的产能移出中国大陆。
信息来源 2023 中国台湾 工商时报
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对成本控制的误判。
同年,戴尔开始将生产线大规模转移至越南和泰国,到 2025 年其在东南亚的产能占比已提升至 25%。
战略转向的代价很快显现。
2023 年戴尔在华 PC 出货量应声暴跌 44%,市场份额从 8% 骤降至 5% 以下。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其东南亚供应链并未如预期般顺畅。
信息来源 2024.03.26 雪球网
![]()
2024年对戴尔23年市场表现的统计
调研机构 Omdia 的数据显示,东南亚 PC 产业供应链自给率严重不足,多数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反而导致物流成本上升 15%-20%,交货周期延长至原来的两倍。
这种 “舍近求远” 的操作,让戴尔在中国市场的响应速度远落后于联想、华为等本土品牌。
市场反噬:销量滑坡与裁员风暴
2024 年成为戴尔中国业务的 “分水岭”。
根据 Canalys 的数据,当年第二季度戴尔已被挤出中国 PC 市场前五,归入 “其他” 类别。
更严峻的是,负责 PC 业务的 CSG 部门收入同比下降 9%,曾经的利润支柱成了拖累业绩的包袱。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联想同期在中国市场份额逆势增长至 42%,华为凭借国产化优势将份额提升至 18%,戴尔让出的市场正被本土品牌迅速蚕食。
信息来源 2025.02 Omdia Canalys
![]()
业绩压力下,裁员风暴席卷戴尔中国。
2025 年 4 月,戴尔中国区销售、市场等关键业务团队迎来首轮裁员,涉及 120 人;9 月的第三轮裁员中,上海和厦门的 EMC 存储部门、客户解决方案集团(CSG)成为重灾区。
据戴尔提交给美国 SEC 的年报显示,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公司全球员工总数从 12 万人锐减至 10.8 万人,一年净减超 1.2 万人,降幅达 10%。
中国区员工爆料,部分入职时间较短的员工仅能获得 N+2 的赔偿,与早年戴尔中国的扩张态势形成强烈反差。
高层动荡更凸显战略困境。
2007 年加入戴尔的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消费及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利军离职后,与戴尔中国陷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于 2025 年 5 月开庭受审。
信息来源 2025.04.10 专业独立财经科技媒体 钛媒体
![]()
钛媒体报道王利军陷入劳动纠纷
这位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的中国区核心高管与公司的决裂,折射出戴尔 “去中” 战略执行中的内部矛盾。
员工在社交平台感慨:“曾经说要‘风雨同舟’,现在却成了最先被抛弃的人。”
全面撤退:迟到的代价与市场启示
2025 年的全面退出计划,揭开了戴尔 “去中” 战略的最终结局。
根据官方时间表,厦门、成都等地的生产基地将于 2025 年第四季度停止运营,影响约 1.2 万名制造岗位员工。
2026 年第一季度起逐步停止在华产品销售;研发中心于 2026 年第三季度迁往新加坡,涉及 2300 名工程师。
信息来源 2025.09.11 台媒网络公开资料
![]()
台媒披露的戴尔退出中国时间表
这个在中国深耕 27 年的科技巨头,正以最彻底的方式与曾经的 “第二故乡” 告别。
撤退的背后是持续恶化的财务表现。
尽管戴尔 2024 财年全球营收仍达 884 亿美元,但中国市场的溃败直接导致其 PC 业务全球份额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2024 年第四季度,戴尔全球笔记本出货量同比下降 1%,市场份额仅为 15%,与联想(24%)、惠普(21%)的差距持续扩大。
![]()
联想
更致命的是,其押注的 AI 服务器业务增长未能填补 PC 业务的缺口,2025 财年第四季度 AI 相关销售增速环比放缓,显示战略转型未能奏效。
戴尔的教训成为中国市场的经典案例:
这个曾通过 “在中国研发,为中国创新” 模式获得成功的企业,最终因背离本土化战略而付出代价。
![]()
2015戴尔提出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反观其竞争对手,联想通过深化本土供应链,2024 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货量逆势增长 6%。
华为依托国产化生态,在政企市场份额翻倍。
正如业内分析指出的:“中国市场从不拒绝外资企业,但绝不纵容任何试图‘既要又要’的投机行为。”
从厦门车间的流水线到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公告,戴尔 27 年的中国历程划出一道令人唏嘘的曲线。
其兴衰印证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全球最大、最活跃的消费市场,唯有尊重本土需求、融入产业生态,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
资料图
戴尔用 44% 的出货暴跌和万人裁员的代价,为所有跨国企业上了生动一课,
中国市场永远欢迎真诚的合作伙伴,但绝不会姑息背离市场规律的错误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