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股从不缺奇迹,但甲骨文的“一日暴涨36% 、市值增出一个茅台”,仍足够震撼。
81岁的拉里・埃里森,凭这波行情短暂超越马斯克登顶首富,更上演了“几小时过山车人生”。
AI算力需求爆发,手握数据服务家底的甲骨文,恰好踩中“AI基建”赛道。
埃里森的“短暂首富”,更是他一生敢闯的注脚——从车库创业到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从五段婚姻到81岁再娶34岁中国妻子,他用行动证明:“年龄不是人生天花板,除非自己先放弃向上的可能。”
![]()
股价飙升36%!
一场猝不及防的资本狂欢
这场资本狂欢的起点,是2025年9月10日美股开盘后那根陡峭的K线。
甲骨文股价从开盘起便挣脱惯性,直线拉升,盘中涨幅一度冲破43%,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大盘中涨幅纪录。
![]()
▲图源:百度股市通
最终收盘时,35.95%的涨幅定格,市值一夜之间暴增2440亿美元。
资本的躁动直接传导到财富榜单上。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的身家随股价水涨船高,盘中峰值达到3930亿美元,一举超越马斯克,短暂坐上全球首富的宝座。
![]()
▲图源:微博
但这场“首富争夺战”更像一场闪电战,随着股价午后回吐部分涨幅,马斯克很快重新夺回位置。
埃里森的首富体验虽只有短短几小时,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技巨头在资本浪潮中的爆发力,也映出了全球财富格局的瞬息万变。
股价暴涨的背后,从来不是偶然的资本躁动,而是三重核心动力的共振。
首当其冲的是云业务的爆发式增长——甲骨文最新财报里,“剩余履约义务(RPO)”这一关键指标飙升至4550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359%,仅第一季度就新增3170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其云基础设施业务本财年预计增长77%至180亿美元,机构甚至预测到2030财年,这项业务的年收入能冲到1440亿美元。
这一切的底色,是AI浪潮下企业对算力的饥渴:甲骨文抓住了OpenAI等巨头的巨额算力订单,从“传统软件巨头”蜕变为“AI时代的算力服务商”,完成了价值重估的关键一跃。
机构的集体看好则为股价添了一把火。PiperSandler将甲骨文目标价从270美元上调至330美元,加拿大丰业银行直接拉到350美元,WolfeResearch更激进,给出400美元的目标价。
这些上调不是空穴来风——机构看到的是甲骨文在企业级市场的深厚积淀:几十年服务政企客户的经验,让它能快速响应大企业的AI算力需求,这种“老底子+新风口”的组合,成了资本眼中的“安全牌”。
![]()
从车库创业到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甲骨文的逆袭之路
甲骨文的故事,要从1977年加州圣克拉拉一间84平米的车库说起。
那时候,拉里・埃里森还只是个在科技圈摸爬滚打的工程师,他和另外两位搭档凑在一起,成立了一家名叫“软件开发实验室(SDL)”的小公司。
![]()
▲图源:视频截图
公司的第一个订单,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方需要一套数据库程序,代号“甲骨文(Oracle)”。谁也没想到,这个代号后来会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一个符号。
1982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甲骨文(Oracle)”,1986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上市当天,甲骨文的股价就涨了35%,埃里森的身家突破1亿美元。但真正让甲骨文站稳脚跟的,是它在关系型数据库领域的“王者操作”——当时市场上的数据库要么性能差,要么兼容性弱,甲骨文推出的产品却能同时满足“高稳定性”和“多平台兼容”,很快成了政府机构、金融公司、跨国企业的“标配”。
比如美国国税局、摩根大通、沃尔玛等巨头,都成了它的长期客户,甲骨文也由此坐稳了“全球最大企业级数据库供应商”的位置。
在数据库领域站稳脚跟后,甲骨文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收购,成为它构建商业帝国的重要密码。
2005年,它以103亿美元收购PeopleSoft;2016年,又以93亿美元收购NetSuite。每一次收购都不是盲目扩张,而是精准补全业务版图,最终让甲骨文从“数据库公司”变成了覆盖“数据库、ERP、云计算”的综合软件巨头,如今更是稳居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的位置。
而支撑甲骨文穿越周期的,始终是刻在骨子里的技术创新基因。
“始终跟着技术趋势走”的韧性,让这家成立46年的公司,依然能在AI浪潮中吃到红利,这或许就是它能从车库走向全球的核心逻辑。
![]()
81岁埃里森迎娶年轻中国妻子
跨越47岁的婚姻
比起甲骨文的商业传奇,拉里・埃里森的个人生活,同样充满了戏剧张力——尤其是他与现任妻子朱乔琳那段跨越47岁的婚姻,自2024年曝光以来,就从未离开过公众的视线。
根据公开可查信息,朱乔琳 1991 年出生于中国辽宁沈阳,高中阶段赴美留学,后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国际研究专业。
经权威信息确认,埃里森与朱乔琳于 2024 年低调结婚,当时埃里森 81 岁,朱乔琳 34 岁,婚后两人育有两个孩子的消息也已通过可靠渠道披露。
![]()
▲图源:视频截图
消息曝光后,争议瞬间炸开。最直接的质疑来自“年龄差”:有网友直言“这就是金钱与青春的交易”,认为朱乔琳嫁给埃里森是为了财富和地位;
也有媒体翻出埃里森过往的情史——他之前的五段婚姻,对象从艺术家到企业家,最长的不过7年,最短的仅18个月,因此有人猜测“这段婚姻也走不长远”。
其实,这场争议的本质,是“财富与婚姻”的永恒话题。
当一个人的财富足以打破常规认知,他的婚姻就会被放大审视。但就像有人说的:“在爱情里,年龄是数字,财富是背景,真正重要的是两个人是否能同频。”
埃里森和朱乔琳的婚姻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段跨越47岁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财富社会中婚姻的另一种可能——它或许有争议,但也藏着不为人知的真诚。
![]()
总结
甲骨文从车库走到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始终踩准技术趋势”:从数据库到云计算,再到AI算力,它每一次转型都不算早,但总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战略眼光追上风口。
这就像商业世界的一个真理:“不是先出发的人就能赢,而是能持续进化的人才能走得远。”
埃里森的人生更是一场“反年龄”的传奇:81岁还能在资本浪潮中短暂登顶首富,还能勇敢拥抱一段不被看好的婚姻。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从来不是限制,除非你自己把它当成限制”——有人在80岁选择安享晚年,有人却在80岁依然追逐新的可能,这没有对错,只是不同的人生选择。
参考消息:
财联社:《多家机构集体上调甲骨文目标价WolfeResearch给出400美元的最高目标价》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全文完,欢迎文末评论、点赞、分享。
各位朋友,因不可抗力,部分文章被强制性删除。为了不失联,请关注下面的备用号,有些精彩内容会发在这个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