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其认定条件较为严苛,涉及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等多个维度。同时,企业在申报过程中也常面临各类问题,如知识产权界定、研发费用核算、市场占有率证明等。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认定条件,并针对常见申报问题给出解答。
一、什么是专精特新“小巨人”
简单来说,这是国家从全国中小企业中挑出来的“尖子生”——必须同时满足四个硬标准:创新能力强、核心技术硬、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好,并且位于产业基础核心领域(如芯片材料、精密仪器)或产业链关键环节(如给龙头企业做核心零部件配套)。
二、申报条件
想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得先跨过六大核心维度的考核:
(一)专业化
必须在一个细分市场深耕≥3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超70%(比如做锂电池隔膜的企业,这块收入得占大头);近2年营收每年至少增长5%。
(二)精细化
1、核心业务得用ERP等信息系统撑起来(比如生产环节得有数字化管理);
2、拿ISO等管理体系认证,或者产品通过国际认证(证明管理规范);
3、资产负债率不能超过70%(超了直接被一票否决,财务健康是底线)。
(三)特色化
主打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比至少10%;得有自己的品牌(商标注册了,或者靠品牌赚到钱了)。
(四)创新能力
1、常规(三项必须全满足):
①研发投入按规模分档:年营收1亿以上,研发费用占比≥3%;5000万-1亿,占比≥6%;5000万以下,得拉到8000万融资+3000万研发投入+一半员工是研发人员;
②得有研发机构(自己建或和高校合作,像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都行);
③至少2项和产品强相关的发明专利(包括芯片布图设计这些,刚转让来不满1年的不算)。
2、快速(满足其一就行):
①近三年拿过国家级科技奖(排名前三);
②进过“创客中国”全国50强。
(五)产业链配套
得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比如给新能源汽车龙头供核心部件(补短板)、把某技术做到国内顶尖(锻长板)、填补国内空白(填空白)。
(六)主导产品领域
产品得属于这三类之一:
①制造业“六基”(像核心零部件、关键软件);
②制造强国十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新能源车等);
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网络强国核心领域。
这六大维度就像六把尺子,须全部达标才能入围,尤其是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很多企业栽在这里,建议提前1-2年对标准备,别临申报才发现缺项。
三、小巨人申报常见问题
(一)市场占有率怎么证明?
可以不用找第三方机构,自己写清楚也可以:比如“2023年产品A在XX细分市场占有率12%,数据引自《中国XX行业白皮书》”,要说明市场总规模、企业销售数据和计算方法。
(二)哪些知识产权算Ⅰ类?
发明专利(包括国防专利)、芯片布图设计、国家新药、植物新品种等,但转让不满1年的不算。
(三)子公司和母公司的数据怎么算?
按《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数据,比如集团旗下子公司的营收和研发费用要一起算。
(四)拿了“制造业单项冠军”还能申报吗?
不能,对于已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单项冠军产品的企业,不再推荐申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五)股权融资怎么才算合格?
得是正规创投基金或私募股权的实缴投资,出让股权不超过30%,而且机构得在相关部门备案过。
(六)研发费用怎么算?
只算利润表中“研发费用”科目的金额,已经资本化但没形成无形资产的不算。如果利润表里没列,得单独出专项审计报告。
申报的核心就像拼拼图:赛道要精准锚定“六基”领域或制造强国产业;创新得拿出实打实的专利和研发数据;产业链价值得说清楚自己是“补短板”还是“锻长板”;投资计划更得落地到每一笔钱怎么花;绩效怎么考核;专利数量够不够;研发费用占比是多少;市场占有率数据有没有来源……
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我们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建议至少提前6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华夏泰科专注企业资质发展,帮助企业规划申报方案,专家团队一站式申报服务,解决各类申报难题。欢迎咨询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