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家庭成为社会治理最小单元的今天,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既是化解矛盾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守护幸福的“温暖港湾”。8月27-28日举办的全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大比武,不仅是一场专业能力的集中检阅,更是一次为民服务初心的生动诠释。
近期,市妇联将对获奖选手事迹进行集中展播,为以推动全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迈向更专业、更精准、更温暖的新高度,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和谐稳定中拥抱幸福,为建设平安城市、和谐社会筑牢坚实根基。
今天带来在全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大比武”中获得二等奖的选手——吴秋溪。
作为乡镇妇联副主席,她始终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放在工作首位,以扎实的行动践行妇联使命,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政策学习与落实、关爱服务及特色项目推进等领域展现出极强的责任感与专业素养。
在妇联各项工作中,她履职尽责。强化理论武装,依托“巾帼大讲堂”,开展了“送法进基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等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妇女群众的法律素质。组织巾帼志愿者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用实际行动美化家园。关注困境妇女儿童,开展关爱活动,推动“两癌”筛查与救助政策落地,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温暖。
在关爱未成年人领域,她积极投身额尔和乡“小树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将妇联力量深度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灵关爱平台。她联动儿童主任、爱心妈妈等力量,通过敲门行动摸清困境儿童需求,推动2名学生纳入低保、8名留守儿童获得千元慰问金,募集300余本图书及价值1万元学习用品,在节假日累计慰问50人次、点亮15名留守儿童微心愿;协调爱心企业捐赠111件价值3.98万元羽绒服,切实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同时,她致力于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精心组织防震减灾演练、安全知识讲座及研学活动,并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此外,她还为26名留守儿童举办了温馨的集体生日会,以持续的关爱陪伴孩子们安然度过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婚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她深知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日常工作中,她带领妇联团队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矛盾隐患排查,通过进村入户走访、与村妇联干部联动等方式,及时掌握辖区内家庭矛盾线索,建立和完善重点人群和重点家庭台账,定期随访,持续做好关爱帮扶工作。针对排查出的纠纷,她坚持以法律为依据、以情感为纽带,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为提升调解专业性,她深学细研《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全国人民调解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工作准则,将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结合,形成自己的调解思路与方法。在一次婆媳纠纷调解中,婆媳二人因生活习惯和育儿观念的差异矛盾激烈,几近水火不容。她多次上门调解,从法律角度讲解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从情感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回忆彼此的付出和关爱。经过长时间耐心调解,最终婆媳二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在调解中,她严格遵循规范要求,注重程序公正,既向当事人讲清法律权责,又从家庭伦理、情感维系角度疏导情绪,推动多起婆媳不和、夫妻矛盾等纠纷达成和解,有效预防了矛盾升级。在“石榴花开耀北疆·调解服务千万家”呼伦贝尔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大比武”中,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脱颖而出。在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例分析环节,她对复杂案例的法律适用、矛盾焦点剖析精准到位;现场模拟调解中,她灵活运用法律知识与调解技巧,面对模拟的纠纷,既坚持法律底线,又巧妙化解双方对立情绪,展现出优秀的应变能力与共情能力。最终,她凭借突出表现荣获个人二等奖,充分彰显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水平。
多年来,她始终以“服务妇女、关爱儿童”为初心,用法律护航家庭幸福,用真情温暖群众心灵,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妇联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来 源:呼伦贝尔市妇联权益和发展联络部
编 辑:钱雨佳
总编审:娜布琴花
声明:除原创内容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和音视频均来源于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在文章下方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或支付稿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