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保鲜材料。
网上买了生鲜,卖家会在里面放上好多干冰防止食物变质,有些餐饮店在上菜、做鸡尾酒时,为了营造“仙气飘飘”的效果,也会使用干冰……
但你知道吗,干冰如果储存、使用不当,其实超级危险!!!
前段时间,湖南的一名14岁的小孩在爸爸网购冰激凌的箱子里发现了用于冷藏的干冰,以为是玩具,便捏在手里反复摇晃。结果密封袋里的干冰突然爆炸,小朋友的右手瞬间鲜血直流,拇指虎口处被撕开一道约10厘米的伤口,拇指骨折。
图片来源于网络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贵州的一个网友把买鲜货的剩余干冰放入矿泉水瓶后存储进冰箱,想着之后还能用,结果干冰在冰箱里突然爆炸,单侧冰箱门整个炸开,冰箱内的物品也因爆炸四散一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看似人畜无害的“小冰块”,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干冰不是冰!
-78.5°C的“隐形杀手”
别看干冰名字里有个“冰”字,但它跟我们平常用水冻成的“冰”,可完全不一样~
干冰是二氧化碳(CO₂)的固态形式,在常温常压下不会融化成液体,而是直接升华为气体,因此也被称为“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的温度低至-78.5°C,远低于普通的冰(0°C),是一种强力低温冷却剂。想想看,如果把手伸进-78.5°C的“冰”里会怎样?
几秒钟,仅仅几秒钟,皮肤就会被“冷烧伤”。血管收缩、细胞结冰、组织坏死——比开水烫伤还要狠!
消防人员用猪肉模拟人体皮肤徒手接触干冰的后果。
干冰使用不当
可能造成致命危险
爆炸
在密闭容器中使用干冰:干冰在常温下易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承受极限后产生爆炸。
图源:广东消防
在冰箱内放置干冰:干冰的升华温度约为-78.5℃,而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在-4℃至-24℃之间,因此干冰放入冰箱后,会持续升华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冰箱内部压力过大,发生爆炸。
图源:广东消防
窒息
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导致人呼吸困难,如果在较封闭的空间内,短时间就可引发窒息,危及生命。
司机开车险窒息
元凶竟是后备箱的冷饮!
2024年夏,一男子在驾驶车辆时突感身体不适,几近昏迷。上海闵行公安分局碧江路派出所接到其妻子的异地报警,将男子送医急救。
原来,该男子车辆后备箱中装了一箱冷饮,用干冰冷藏,因干冰发生升华,他在密闭车厢里吸入了过量二氧化碳,导致身体不适。
车辆后备箱里装了一箱冷饮。图源:闵行公安
收到冷链包裹
如何安全处理干冰?
别让孩子触碰
家长要把干冰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儿童因为其“烟雾缭绕”而好奇把玩,明确告诉孩子干冰不是玩具。
拒绝密闭空间
切勿将干冰存放在矿泉水瓶等密闭容器中,或保存在冰箱里;干冰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空间内存放使用干冰。
接触必戴防护
不要直接接触干冰,为避免冻伤,可使用防冻手套或夹子拿取干冰。
如果不慎出现了因为干冰导致的受伤,可以采用下面这些应急救处理:
皮肤冻伤
立即停止接触干冰,用37℃-39℃的温水(非热水)缓慢复温冻伤部位,切勿揉搓受伤皮肤,以免进一步损伤组织。
误食干冰
立即停止进食,千万不要催吐,干冰在体内升华会造成内脏破裂。
大量干冰升华导致的二氧化碳中毒
立即将伤者转移至空气流通的环境中,同时松解衣物并保持平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CPR)。
提醒!
收到干冰应通风放置妥善处理
密封存放会爆炸
徒手接触易冻伤
若不慎被干冰炸伤冻伤
请立即就医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综合科普中国、三湘都市报、天津疾控
编辑:高 萍
校对:徐凡景
审核:洪钰婷
终审:赵 喆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送你小花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