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爬坡,从穷到富总得一步步来。起步时的艰难,资金从哪挤,工业怎么追,科技金融怎么抢高地,这些事关亿万人的饭碗和未来。
咱们中国这几十年,靠的就是咬牙转型,踩准节奏,才从一穷二白走到今天的中等收入水平。发达国家不是天上掉的,得完成三次关键转型。
![]()
起步时,最愁的是钱。
工业化要买设备、训人、搞技术,哪样不烧银子。新中国建国后,早年靠农业税和集体化模式,从农村挤点资金输血工业,勉强起步。但改革开放初期,地方到处缺钱,特区建厂都捉襟见肘。八十年代,深圳派人去香港取经,霍英东那时候建议用土地换资金,这话点醒了不少人。
土地有偿使用从深圳试水,1987年第一次拍卖地块,政府进账大笔钱,工厂设备陆续上马。从那起,土地财政正式登场,房产行业成了经济发动机。
![]()
房产这步转型,体量大,能拉动十年二十年增长。各地卖地收钱,盖楼卖房,链条从材料到建筑再到销售,带动水泥钢筋等一大批产业。
九十年代到两千年头,经济高速跑,外贸跟着起,居民买房推需求,企业扩产招人。
数据显示,房产贡献了地方财政大头,支撑了基础设施狂建。
![]()
但问题也出来了,居民负债高,还贷占收入多,消费劲头弱下来。街头小店冷清,内需卡壳,增速从双位数掉到个位。这时候,房产模式走到头,得切第二步。
第二转型,转向大宗工业品,汽车、造船、飞机、半导体这些核心家伙。为什么这些?产值高,链条长,能带几十个行业繁荣。
日本八十年代靠丰田本田卖车、索尼东芝做家电芯片,韩国汉江奇迹后推现代汽车、三星芯片、韩进船厂,经济直线上升。
![]()
我国现在正干这个,成果亮眼。
汽车出口从2021超韩国,2022过德国,2023顶日本,2024年达585.9万辆,增19.3%。2025上半年已出口308.3万辆,新能源占比高,尽管增速缓,但稳住全球第一。
工厂从组装外资转自研,海外市场抢份额,要不是欧美关税壁垒,早更猛。
![]()
造船更稳,三大指标完工量、新订单、手持订单,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24年占世界55.7%、74.1%、63.1%,2025上半年新订单64%市场占有率,超韩国远甚。高端液化气船需求旺,订单虽上半年降,但主导地位牢。
半导体领域,中国自给率升,进口额降,三星海力士2024亏本,2025上半年传统存储下滑,中国企业抢位。工程师调试机器,突破瓶颈,国产芯片步步紧逼。
飞机C919,2024交付13架,累计16架,东航国航南航接收,2025目标50架虽未全达,但已开20条航线,承运超100万人次。波音出问题,中国商用市场起步稳。
![]()
这些行业不光卖产品,还养活大批工人。日本燃油车稳500多万岗位,辐射全国就业1/8。
中国类似,汽车船厂飞机芯片,创造高薪机会,拉动上游钢铁化工电子、下游维修升级。
转型下半场,中国从中等收入跨中高,避开陷阱。
![]()
老百姓感受到啥?工厂多,工作稳,收入涨,但也得加班赶单,竞争很。
要追美国那种顶级富,得第三转型,抢金融话语和科技专利。
美国富靠美元印钞全世界买单,加息降息收割财富,专利躺赚分成。一个产品卖100块,专利占60,不用动手就分红。
![]()
中国要这样,得推人民币国际化,取代美元部分地位,抢专利通过分红赚钱,而非靠苦力。
过程对抗强,美国不松手,但力量对比移,局面渐明。
这些转型环环扣,第一步解燃眉,第二步稳增长,第三步求顶峰。
![]()
房产时代财政充裕,但负债累人;工业转型就业多,但技术赶超累;金融专利阶段,分红轻松,但博弈苦。
老百姓从买房压力到工厂饭碗,再到创新红利,日子渐好。
国家实力从跟跑到并跑,未来领跑。
![]()
起步资金从土地刨出的日子,到现在汽车船飞机满世界跑,专利钱袋鼓,这路走得值。
谁说发达遥远?咬牙干,步步实,就在眼前。
参考资料
李稻葵:2035年中国将稳稳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界面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