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抓住的太多,能抓住的太少
在佛理中,世间的一切事物均在不断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流转;万物有生有灭,从未有片刻停歇。佛教用一个形象的名词来描述这种现象——无常。宋朝诗人苏东坡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无常的本质。他对这两句诗的解读颇为生动,指出:“人似秋鸿来有信,意指苏东坡曾承诺次年再赴乡间饮酒,果然如约而至。事如春梦了无痕,则是指一切事过境迁,如同春日梦境,人在春天易困倦,多梦而醒后,梦境却无法留存,了无痕迹。”
在《大智度论》中,记载了一个关于海市蜃楼的故事:在沙漠中,矗立着一座瑰丽的城堡。每当太阳初升,人们便能目睹城门、望台、宫殿,以及穿梭其间的行人。然而,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城堡便会缓缓消失。这其实是一种海市蜃楼现象,但总有人将其误认为是快乐的天堂,却不知这只是沙漠中的幻影,虚幻难求。
有一群远道而来的商人,偶然间瞥见了这座沙漠中的城堡,便心生前往那里经商致富的念头,于是他们迅速赶往。然而,他们越是接近城堡,却越是难以寻觅其踪迹。此时,他们又渴又热又疲惫,当看到热浪如同奔腾的野马群时,误以为是水源,急忙奔去,结果依旧一无所获。
渐渐地,他们疲惫至极,来到荒凉的山谷中,忍不住放声大哭。就在此时,他们听到了自己的回音,误以为附近有人,于是重燃希望,决定振作精神继续前行。然而,走了许久,依然不见人影,他们的心情愈发沮丧。最终,他们恍然大悟:原来他们追逐的不过是幻象。于是,他们停止了无谓的渴求,顿时豁然开朗。
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这荣华富贵与沙漠幻城又有何异?名是缰绳,利是枷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般紧紧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滋生。任何东西皆有代价,鱼上钩是因其垂涎鱼饵;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要付出坠入陷阱的代价。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目睹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及道济和尚:“你在此住了几十年,可知每日来来往往多少船只?”道济和尚答道:“我只见到两只船。一只是争名,一只是夺利。”
名与利的供养真的是越多越好吗?未必。在佛祖眼中,过于优渥的供养如同芭蕉结子、竹子开花,不仅对修行无益,反而会毁坏正法。修行者不应过于在意物质享受,那只会成为修行的障碍。不追求官爵的人,不会因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也不会因前途无望、穷困潦倒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若能在荣辱面前保持达观,人便无所谓忧愁。
慧忠禅师曾对众弟子言道:“青藤缠绕枝头,攀援至寒松之巅;白云轻盈洁白,自在徜徉于天际。世间万物本自清闲,唯独人心喧嚣忙碌。”试问世间众人,究竟忙碌何事?归根结底,不过名利二字。既然万物皆清闲,人又何须为名利所困,以致不得安宁?唯有摆脱名利等外物的桎梏,方能领略“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悠然心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