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瑞)9月10日,有媒体报道,网红“柴怼怼”(原名柴向前)等人被曝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已被温州市平阳县公安局立案侦查。那么,“柴怼怼”等人的行为是否已经涉嫌犯罪,又是否将面临刑事处罚?
对此,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案件已进入刑事侦查阶段,表明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标准如下: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两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陈凯表示,“柴怼怼”事件为网红群体及关联经营者敲响了警钟:流量与利益的追逐必须以法律为底线。无论是恶意抹黑他人、虚假宣传产品,还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任何突破合规红线的行为都将面临处罚。案件目前仍在侦查中。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最终法院判决,还需要经过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根据案件复杂程度,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若罪名成立,“柴怼怼”等人不仅面临自由刑,还可能同时被处以罚金甚至没收财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