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开始了他的"变脸大法"——前脚还在社交媒体上称普京为"好朋友",后脚就扬言要实施新制裁。
这种一手握手一手掐脖子的操作,在普京刚结束四天访华行程后显得格外刺眼。
这到底是政治人物的人格分裂,还是另有深层考量?
![]()
编辑:bhl
表演还是算计?特朗普的"双面游戏"
9月7日的白宫,记者的一个问题让特朗普展露了久违的"坦率"。
当被问及是否会对俄罗斯实施第二阶段制裁时,他用极其肯定的语气回答"是的"。
这个答案听起来干脆利落,但细品起来却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就像是早就准备好的台词。
![]()
而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特朗普接下来的话锋一转。
他说:"也许过几天我就和普京通话了。"
再过一段时间,可能还要举行第二次面对面会晤。
![]()
这套组合拳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先把刀摆在桌上让对方看见,再决定是吓唬一下,还是真刺下去。
说白了,特朗普很清楚美俄经贸存量已经不大,制裁对现实贸易的冲击极其有限。
他真正要的,是牌桌上的声势。
![]()
这种"和谈旗子"和"制裁大棒"一起举起的操作,像极了谈判桌上的"情绪化砝码"。
不是为了立刻见效,而是为了在下一轮见面时把话语权攥得更紧。
至于其他国家,早就对这类表演"免疫"了。
你爱怎么演,台下该鼓掌就鼓掌,反正看懂门道的不少。
![]()
三万项制裁的尴尬现实
要读懂特朗普的这套"戏码",得先看看制裁这个工具到底还管不管用。
数据不会撒谎:美国对俄制裁清单已累计超过三万项。
涉及个人和实体近一万五千个,创下了现代制裁史的纪录。
![]()
然而这些制裁的实际效果如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显示,对俄GDP影响约8-12%。
听起来不小,但俄罗斯通过替代贸易伙伴已经部分抵消了这种影响。
更尴尬的数据是,制裁成功率从冷战时期的60%跌至当前的35%左右。
![]()
布鲁金斯学会的专家直言:单边制裁效力递减,多边协调成为关键。
哈佛大学国际关系专家更是指出,制裁工具正从经济惩罚转向政治象征。
![]()
俄罗斯方面对此并不惊讶,面对西方世界已经叠加到"以万计"的制裁清单。
早就是"虱子多了不怕咬"的状态了。
要问再制裁能不能把俄罗斯打回"石器时代"?
![]()
根本不可能,至少以特朗普当前的政策空间也做不到。
这种现实背后,其实藏着制裁工具从"惩罚工具"向"谈判道具"转换的深层逻辑。
当惩罚效果不断递减时,象征意义反而开始凸显出来。
![]()
东方崛起改写游戏规则
说到象征意义,普京这次的"超长待机式"访华,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四天的访华行程,既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又出席中国93阅兵。
这种安排突显了东方国家在历史共识和未来合作上的紧密联系。
![]()
特朗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公开在社交媒体发帖直指"中俄朝齐聚北京对抗美国"。
还点名希望中国"带话问候普京和金正恩"。
从他这番"火气值拉满"的表态看得出一条简单的原则:谁和中国走近一步,我就把制裁扳机再扣一扣。
![]()
但现实是,中俄合作网络已经形成了对单边制裁的系统性缓冲作用。
本币结算比例从2024年的40%跃升至2025年的超过50%。
这一进步显著降低了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度,美国通过冻结资产或切断SWIFT通道的金融施压手段面临更大挑战。
![]()
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容量扩大至500亿立方米每年。
路径优化经蒙古国,避免了地缘风险的单一依赖。
![]()
伊朗通过"石油换商品"模式绕过美国制裁,月均出口原油150万桶。
朝鲜通过加密货币和网络攻击获得制裁环境下的外汇收入。
古巴在美国长期制裁下仍保持政治稳定,经济逐步复苏。
![]()
这些案例表明,被制裁国家的适应能力正在增强。
更关键的是,美国自身因对俄制裁损失能源合作机会约200亿美元年收入。
![]()
象征政治时代的到来
面对这种新环境,制裁这个"老武器"也必须找到新用法。
新用法是什么?答案可能让很多人意外。
从"实质惩罚"向"政治表态"的功能转变,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常态。
![]()
特朗普这轮制裁威胁更多是"舞台调灯"式的外交表演。
一方面,他要在国内展示强硬——"我既能握手,也能出拳"。
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把出拳的成本抬到自己无法承受的高度。
![]()
于是选择在此前的二级制裁框架后,再摆上一套"新工具"。
可收可放、可紧可松,既能给乌克兰投一枚"定心丸"。
也能在下一次与普京的通话乃至会晤时,换来桌上的议题节奏。
![]()
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赤裸裸的交易心法。
特朗普用"情绪化"包装"筹码化",把外交矛盾转化为谈判筹码。
把制裁从"惩罚"改造成"道具"。
![]()
真要评判它的效果,别只看喊话有多响。
得看他下一次与普京对表时,能从这套"制裁道具箱"里换出多少实际让步。
预计未来3-5年内,制裁将推动俄罗斯加速去美元化和产业链重构。
![]()
俄罗斯经济重心将完全转向亚太和中东地区。
象征性制裁将成为大国外交的标配工具,威慑作用将大于实际惩罚作用。
![]()
结语
制裁从"重锤"变成"道具",不是政策失败,而是外交工具的理性进化。
未来大国博弈中,象征性政治行为将越来越多,实质性冲突反而可能减少。
当制裁成为表演,我们更该关注的是:谁在台上演戏,谁在台下看戏?你怎么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