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助学仪式后,她晚上到家就写下了这封信,第二天拿到关工委办公室,麻烦我们转交给马来西亚华侨李瑞安先生。”泉州市安溪县关工委副主任陈哲泉回忆着当天的场景。一张洁白的A4纸,工整的字迹里,藏着孩子深深地感激。
这封信来自一个父亲重病、母亲身体欠佳的家庭,在这个家庭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也不曾放弃求学的孩子,“书一定要读下去”是全家人的共识。向安溪县关工委求助后的第二天,他们就收到了好消息:孩子被选为马来西亚华侨李瑞安助学金的发放对象。
“您愿意向素未谋面的我伸出援手的善意,令我感动,令我感激!”这封信承载着女孩最真挚的感谢,她写道:只望我能学有所成,让自己更好,让父母更好,让家庭更好,然后像您一样,让社会更好。
自2023年起,李瑞安就通过安溪县关工委,每年资助30名贫困大学生,让90个陷入困境的家庭重燃希望。这份善意和深情从1999年一直延续至今——青年时期凭借个人艰苦奋斗,李瑞安在四十岁时创立了李氏兄弟发展公司,他深知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陪母亲第一次返乡谒祖的时候,就捐资106万元为福寿小学兴建了以其父母名字命名的“李浪教学楼”和“李杜玉兰宿舍楼”。其后,陆续向前进中学捐献教育发展基金20万元和建设操场费用100万元。
许许多多像李瑞安一样的爱心人士,向茶乡学子们释放无私的善意;许许多多困难学子,虽身处困境,却心有阳光,“他日若成参天木,必为后人筑凉荫”是他们对善意的回馈。2025年是安溪县关工委爱心助学、筑梦育苗的第三十年,从1名到12383名,从0到3961.27万元,一串串数字承载着跨越山海、地域的爱心,记录着每一份真挚的感谢。(陈全守 苏月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