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里约热泪奴
石破天惊!
2025年暑期, 湖南永州宁远县发文提出,因县小学教师整体超编且数量较大,自2025年下学期开始,保安、保洁、食堂工友、宿管等原由临聘人员承担的工作转由超编教师承担。
是的,你没看错,在编老师要去当保安、保洁、食堂工友、宿管了。
这是有史以来头一回——那个属于臭老九的特殊年代不算。
对此我有几点小小的疑问。
其一,当地教师究竟富余多少,为什么不通过小班化教学来消化?
学龄儿童数量下降是整体现象,非该县独有。小班化是一种公认的可行的解决办法,也更符合教育规律——目前中小学班级人数基本上在45人左右,那是生育高峰期定下来的规模,参照发达国家,一般25人为宜。
其二,让教师转岗保安与保洁等,有没有考虑到它带来的心理冲击与连锁反应?
我个人认为这是对教育、对文化的一种羞辱。什么叫斯文扫地,这就是。此举并没有节约多少财政经费,毕竟人家是在编教师,身份摆在那,人头费摆在那,无非是省了几个给临聘人员的钱,效果有限,但对教师的侮辱性很强,对学生恐怕也有负面心理暗示——好好读书有什么用,还不是干保安与保洁?
其三,该谁转岗,谁说了算,如何考核?
相关报道称,新的时代背景下,如“县管校聘”这样搁置多年的改革办法也受到了更多关注。2014年,教育部等部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其核心意涵就是将管理与岗位分开,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在编教师管理工作,学校则会根据老师的教学业绩测评、年度考核、表彰奖励等评分,结合笔试结果,择优与之签订聘用合同,实现教师竞争上岗。
文件说得冠冕堂皇,但实际操作可能又是一回事。
不排除会出现一种逆淘汰,那些业余能力强,但不会来事的教师转岗做了保安与保洁。这是校长的一次扩权,当然也是一个上下其手的机会。
其四,是不是柿子拿软的捏,其他单位的超编情况如何?
《半月谈》杂志曾推出的一篇题为《令人担忧,值得警惕——乌蒙山区A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支出超过全县税收收入近5倍!》的文章。2022年A县税收收入4.14亿元,该县当年保工资预算总支出为26.3亿元,财政负担的体制内人员工资是其税收收入的6.35倍。
缺口如何补?当然靠转移支付,即,来自发达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
但现在的问题是,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了。
缩编,别无选择。但是,比起学校,其他一些部门的人员冗余可能更严重,有没有出现让那些大大小小的干部转岗当保安与保洁的情况,这不是更接地气的为人民服务吗?
我更想说的是,山雨欲来,不,山雨已来,若经济继续下行,编制也会成为一种幻觉,以为的铁饭碗与保险箱,会被时代偷偷换成陶瓷的,轻轻一碰就碎了。那些潮水般往体制内奔涌的年轻人当为此做好心理准备。
曾几何时,下海是一种风尚。
那种热气腾腾的场景,什么时候才能重现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