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发文称,土木崩得比房价还快!985的川大,转专业通道都快成土木工程“逃生门”,十年前土木多香?“工地一蹲,月薪两万”,现在设计院搞“压后发”,先发你两千,剩下年终再凑,凑不够自己垫,垫完还要写检讨。
施工单位直接“7107”,七天无休、早七晚十、七月一轮换。年轻人干三年,脸变成施工图,爱情成水泥灰。于是高校开始“美容’:同济把士木改叫“智能建造”,清华干脆打包进“土木水利海洋”大类,分数果然抬了一点,但调剂比例依旧过九成。
说到底是高铁、高速、大楼盘,能建的都建差不多了,有人甚至说某校报土木专业的只有2个,其余300+学生都是调剂的,学校是建筑老八校之一。
不知道上图的聊天是否为真实情况,如果是那确实很恐怖,曾经的香饽饽专业,如今是想尽办法要避开,今非昔比的既视感。
据了解,目前各校土木专业招生情况整体遇冷,录取分数和位次普遍下降,部分高校甚至撤销了相关专业。与之前相比,土木专业的报考热度明显降低,甚至有父母听到孩子被土木专业录取,感觉天塌了。
虽说土木专业的就业前景较为复杂,虽然行业整体需求有所变化,但仍有一定的就业机会,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路桥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仍有人才需求,只不过薪资不如以前,应届年薪约 3.5 万 - 5 万,三年后可达 5 万 - 10 万。
总的来讲,近二三年楼市低迷,传统土建类专业就业面临挑战,很多学生不太愿意走传统的职业方向,毕业即转行的比例越来越高,考研时跨考的比例也在增加。
但是智能建造与绿色工程等新兴领域,为土木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方向,如 BIM 工程师、装配式建筑技术员等岗位需求激增,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受青睐。
有人举了个例子说:同样是学土木,纯传统专业的学生可能去工地当施工员,而“土木+BIM”方向的学生,能进设计院做数字化设计,起薪差5000多。安徽有所大学今年建筑学专业只招1人,就是因为传统建筑设计岗位饱和,而“智能建造”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反而比去年涨了15分。
现实是很多土木专业的确实没啥活儿了,有网友说我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去了设计院,后来到房产公司,现在自由职业。还有人说土木是压榨最狠的行业,没日没夜,也没有加班费,计算机996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工地伙食都不知被谁贪污了,吃得太差劲,油不好,食材也不好,赚点钱都不够将来都不够医药费。
行业有周期,几乎是定律,现在人人避坑的专业也可能多年后又是香饽饽,但是作为普通人等不起也赌不起,当务之急是解决就业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大家都愿意选择热门的看上去有前景的专业也是情理之中。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