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A股6年,复合调味品行业龙头天味食品(603317.SH)又要赴港IPO了。
近日,天味食品披露2025年半年报,营收与净利双双承压,上半年实现营收13.91亿元,同比减少5.24%;归母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减少23.01%。
(主要数据,图源:天味食品中报)
其中,Q1营收同比下滑24.80%至6.4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7.53%至7473.30万元,拖垮上半年业绩。
银莕财经注意到,天味食品的业绩实际与行业向上的趋势背离,而在业绩承压之际,天味食品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并欲开启港股上市。
火锅调料不香了?
公开资料显示,天味食品成立于2007年3月,2019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被誉为“川味复合调味料第一股”。
作为复合调味品赛道的“老牌”企业,天味食品主营复合调味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以火锅调料、菜谱式调料等为核心的100多个品种的产品,旗下主要品牌包括“好人家”“大红袍”“天车”“天味食品餐饮高端定制”“拾翠坊”和“加点滋味”六大品牌。
细观中报,银莕财经发现,天味食品上半年主要数据均不及预期。除了营收和净利双降外,扣非净利润同样减少22.58%至1.6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更是同比减少44.89%至1.64亿元。
从细分品类来看,火锅调料自2022年后就已增长疲软。数据显示,2022-2024年,天味食品火锅调料营收分别为11.98亿元、12.21亿元、12.65亿元,同比增长36.92%、1.97%、3.53%;今年上半年更是同比下滑12.85%,仅录得营收4.28亿元,成为业绩增长的“拦路虎”。
菜谱式调料则微增1.06%,营收8.96亿元;香肠腊肉调料同比骤降59.31%,营收1362.07万元;其他产品同比减少19.98%,营收4361.04万元。
(产品收入情况,图源:天味食品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从销售渠道来看,线下渠道同比减少19.60%,录得9.74亿元;线上渠道同比增加60.11%,录得4.07亿元。
分地区来看,除东部地区同比增长29.35%,实现营收3.80亿元外,其余地区皆同比下滑。具体来看,南部地区同比减少3.95%至1.44亿元;西部地区同比减少5.85%至4.96亿元;北部地区同比减少25.92%至9008.51万元;中部地区减少27.46%至2.70亿元。
分地区收入情况,图源:天味食品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达到了2032亿元,同比增长13.77%,占调味品总市场规模34%。同时,据艾媒咨询预计,2027年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3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增速高于整体调味品行业。
很明显,天味食品未能跟上行业步伐。
反观同行,2025年上半年,颐海国际(01579.HK)实现营收29.27亿元(+0.02%)、净利润3.10亿元(+0.39%),海天味业(603288.SH)营收152.3亿元(+7.59%)、净利润39.14亿元(+13.35%),宝立食品(603170.SH)营收9.11(+26.07%)、净利润0.93亿元(-3.86%),均明显优于天味食品。
(企业业绩对比,图源:银莕财经)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均在增加: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30%至2.18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加5.97%至9048.46万元。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同比增长29.41%至1.10亿元,广告及市场费用反而减少17.54%至7614.78万元。但从中报来看,加大费用投入并未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实际上,天味食品曾设定了2025年营收、净利增速均不低于15%的经营目标。但从上半年双降的数据来看,其如愿达标的难度较大。因为,该目标意味着,天味食品下半年要实现营收26.06亿元、净利润5.28亿元。
港股能救场?
在中报正式披露的前一周,天味食品发布公告披露,公司正筹划发行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同时,公告指出,此次筹划H股发行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与海外业务布局规划,提升品牌国际化认知与影响力,同时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平台,优化资本结构。
早在2022年年报中,天味食品就曾透露,公司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已远销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秘鲁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中报显示,目前已扩张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天味食品出口营收分别仅为3293.94万元和3539.98万元,2024年及2025H1则未披露相关数据。
显然,目前天味食品主要市场仍在国内,海外市场并未激起水花,国际化暂时未能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此次赴港上市,意味着公司正式将国际化与海外业务布局规划提上日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天味食品在国际化融资方面已经做过一轮尝试。2022年年底,天味食品曾计划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申请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2023年1月和2月,该申请相继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和瑞交所的附条件批准。意外的是,同年9月,天味食品却宣布终止本次GDR发行计划。
对于此番天味食品又重振旗鼓宣布赴港上市,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表示:“此次转向港股,显示其对海外资本平台信心增强。但赴港上市并非万能药,还需配套实质性的海外市场拓展和运营能力提升。”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则表示,(天味食品)公司产品主要以底料为主,海外市场除东南亚市场外,整体受众不高,企业国际化需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现在出去做国际化为时过早。
除了国际化布局外,募资才是天味食品港股上市的重头戏。
回顾其融资路,2019年4月首发上市净募资4.89亿元;2020年12月再以57元/股非公开发行2859.65万股,募资16.3亿元。公司明确,定增资金拟投向调味品产业化项目(年产5万吨火锅底料+10万吨川菜调料)及食品、调味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年产4万吨火锅底料)。
据上海证券研报,截至2019年底公司总产能11.10万吨(火锅底料+川菜调料合计9.08万吨);结合IPO及定增募投项目规划,预计2025年火锅底料和川菜调料的总产能将升至31.58万吨。同时,按公司测算,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可新增营收约35亿元、新增净利润约5.2亿元,对应净利率约15%。
但产能落地进度明显不及预期:2024年8月,公司公告称,食品、调味品产业化生产基地扩建项目原计划为2024年12月,现调整为2027年12月;其余三项项目计划2025年12月达产。且截至2025年6月30日,营销服务网络及数字化升级、双流生产基地综合技改建设项目、家园生产基地综合技改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仅为58.28%、31.08%、16.61%。
(项目进度,图源:天味食品中报)
从数据来看,2024年,天味食品的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及其他产品的生产量分别为为4.63万吨、7.89万吨、1.31万吨、0.66万吨;销售量分别为4.73万吨、8.01万吨、1.30万吨、0.68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天味食品6名高管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组团减持套现。
(股东持股变动情况,图源:天味食品中报)
天味食品此次若成功冲击港交所,便可跻身调味品行业“A+H”股阵营,不过从当前市场环境与公司自身筹备进展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