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拆开的 HIFI 耳机,明明冲着好音质入手,初听却总觉得差点意思 —— 低频偏硬像 “敲铁皮”,高频尖锐 “刮耳朵”,甚至有人怀疑 “是不是买错了”。但在 HIFI 声学领域,这是新耳机的 “共性状态”,并非缺陷,掌握正确 “煲机” 方法就能释放实力。作为深耕声学 30 年的品牌,粤声今天就用专业经验,教大家科学煲机。
很多人觉得“煲机”是“玄学”,其实有扎实物理逻辑。不管哪款 HIFI 耳机,核心“振膜”(动圈的高分子复合膜、动铁的精密金属膜)出厂时,材料内部会残留“内应力”,像新鞋的紧绷感。这种应力会限制振膜振动:低频摆幅打不开,听感偏硬;高频易共振,显得刺耳;中频也少了通透度,自然达不到预期。
“煲机” 本质就是用持续声音信号,让振膜反复振动释放内应力 —— 就像新鞋穿几次贴合脚型,振膜 “磨合” 后,分子排列更松散、振动更均匀,频响曲线接近设计师理想状态,真实音质才会显现。国内权威机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也验证过:3 款新耳机经 300 小时煲机,低频谐振峰从 5dB 降至 2dB,中频失真率从 0.9% 降到 0.4%,高频刺耳感明显减弱。
但不少人用错方法:要么最大音量放白噪音 “暴力煲机” 伤振膜,要么只放单一曲风破坏音质平衡。粤声以多年沉淀HiFi 研发经验,总结出 “简单有效、不伤耳机” 的煲机方法,适用于各类耳机:
1. 选对方式,拒绝复杂
不用找 “专用煲机歌单”,日常正常听歌就是 “自然煲机”—— 流行、古典等多样曲风,能让振膜全频段均匀锻炼。只需注意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 50%-70%,避免振膜超负荷振动。
2. 按耳机类型,给足时间
粤声根据单元研发经验给出参考:
动圈耳机(尤其大尺寸款):振膜面积大,建议 200-300 小时(约 1-2 周);
动铁耳机(多单元款):振膜小、灵敏度高,100-150 小时(约 5-7 天)即可。
3. 留意阶段变化,别提前下结论。
煲机不是一蹴而就,建议分阶段感受:前 50 小时,低频紧绷感缓解;100 小时后,高频变柔、中频通透;200 小时左右,声场开阔,细节更清晰。“磨合期” 过后,音质会判若两人。
HIFI 的乐趣,不仅在于好音质,更在于见证耳机从 “生涩” 到 “通透” 的成长。若你的新 HIFI 耳机初听 “不对劲”,不妨试试粤声这套方法,给耳机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个发现好音质的机会 —— 真正的好音质,从不是 “拆封即巅峰”,而是在耐心 “磨合” 中慢慢绽放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